各朝古人都忍不住發出一陣嘲諷。
若是高種姓之人,花錢就能保住自己的蛋,那噶的就都是低種姓之人的蛋。
那久而久之,天竺國豈不是隻剩下高種姓之人。
屆時,天竺國又該如何給人劃分出三六九等呢?
......
【數據顯示,僅僅1976年一年,就大約有2000名天竺國男子死於術後感染。】
【這個數字,是二戰時期受迫害去絕育男性死亡人數的15倍。】
【然而,天竺國政府根本不管死了多少人,他們隻關心嘎了多少蛋。】
【這麼一通殘忍的操作下來啊,人口控製的成效究竟如何呢?】
【事實就是,人口非但沒控製住,反而在1976年到1984年之間,人口暴增了1.2億。】
【這800萬個蛋呀,全白嘎了。】
......
各朝古人忍不住心生疑惑。
天竺國已經喪失了那麼多蛋,那麼多人已經沒有了生育能力,怎麼人口反而是控製不住了?
這不科學啊!
......
【天竺國有2000多個民族,信仰幾十個宗教,說著幾百種語言。】
【因此,他們的意見很難統一。】
【各個宗教都勸說著自己的信徒要多生孩子。】
【天竺教教徒某一天突然發現,穆斯林人口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這可急壞了眾人,他們擔心再這樣下去,天竺國遲早變成穆斯林國家。】
【於是,天竺教開始瘋狂鼓勵教徒生孩子。】
【他們四處開始公開呼籲,每個天竺國教家庭至少要生4個孩子,仿佛隻有這樣,才能抵消穆斯林人口增長。】
【穆斯林教看著天竺教這麼倔,自然也不甘示弱,同樣加大了鼓勵生育的力度。】
【結果就是各個宗教相互競爭,比拚著誰能生下更多的孩子。】
......
各朝古人咂舌不已。
原來竟然是因為宗教的原因。
兩宗教之間,互相比拚著哪個教的人更多。
好像誰的信徒多,誰就更勝一籌。
各朝古人忍不住撇撇嘴。
難道人口就是決定宗教實力與影響力的原因嗎?
顯然不是!
在他們看來,宗教所傳達的核心價值,才是能夠跨越文化、種族和地域的界限,擴大其影響力的根本原因。
例如,佛教的“慈悲為懷”,道教的“道”。
信徒們正是因為認同這些核心價值,才會心甘情願地接納宗教,並主動傳播。
宗教的影響力,絕非單純依靠信徒數量的堆砌。
此時,各朝古人覺得格外可笑。
天竺國政府推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嘎蛋計劃,在這場荒謬的競賽麵前,徹底淪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