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秦良玉也是一聲歎息。
她主要活動在川渝地區,距離京師較遠。
若是勤王,需翻越群山,渡過黃河天塹,糧草輜重每行百裡便要折損三成。
且明朝末年,財政危機嚴重,軍費匱乏。
勤王的大部隊,往往麵臨著兵力不足和糧草補給困難的問題。
而在行軍途中,更是有可能因缺餉而嘩變。
這些無疑大大增加了勤王的難度和風險。
糧餉的問題,她咬咬牙變賣家產還能解決。
而朝廷的腐敗,她真的是無能無力。
明末官僚集團腐敗嚴重,黨爭激烈。
將國庫當私庫,將詔令當廢紙,東林黨與閹黨餘孽在勤王詔書上蓋滿私印,卻無人肯出半錢軍餉。
甚至有部分將領在勤王與自保之間猶豫不決,最終通敵叛國。
勤王詔令總是難以有效傳達和執行,形同虛設。
此前清軍大舉進攻,永平四城失守,唯有她一人奉詔勤王,便是最好的例子。
且清軍日益強大,明軍往往處於劣勢。
她雖是驍勇善戰,可僅僅憑一己之力,實在是難以扭轉戰局。
最終,由於種種原因,她雖有心勤王,但受限於實際條件,無法北上。
所以,她隻能優先保衛石砫,而非盲目北上勤王。
......
【1648年,75歲高齡的秦良玉接受了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忠貞侯”的冊封。】
【臨終前,她還高呼,老婦定當負弩前驅,以報皇恩。】
......
秦良玉此前還奇怪著,如今的皇帝朱由檢並沒有給她封侯,更不可能是後來的滿清為她封侯。
原來是南明永曆帝朱由榔。
姓朱,那就是大明皇帝朱氏之後。
且朝代既然稱作南明,那應該是想要延續明朝的政權吧。
想到這裡,秦良玉感到很是欣慰。
她一生效忠明朝,多次率軍勤王,鎮守一方百姓。
即便在明朝滅亡後,她仍被南明朝廷追封為“忠貞侯”。
這便是對她的忠誠和氣節,最好的肯定。
隨即,秦良玉眼神還是一黯。
可是大明,還是亡了啊!
......
【相傳在秦良玉死後,她給全天下布了最後一個迷魂陣。】
【當清軍鐵騎終於踏平川省時,石砫寨四十八具玄鐵棺同時破土。】
【有人說,看見一位白衣老婦在巫山雲霧中列陣。】
【還有人說,她的真身早就帶著白杆兵遁入地宮。】
【總之,秦良玉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她是唯一載入正史將相列傳的女性,這在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