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古人看到這個標題,心中頓時好奇起來。
上一個唐朝的才女,魚玄機,滿腹才情,卻因情感波折而以悲劇收場。
難道,此女也是如此?
於是,他們的視線皆向天幕投去。
......
【她一生短暫,隻活了19年,卻被世人銘記了一千五百年。】
【白居易詩雲,“蘇家小女舊知名”,讚其才名遠播。】
【袁枚亦言,“錢塘蘇小是鄉親”,以示傾慕。】
【乾隆皇帝下江南,都要特意繞道去她墓旁,拜上一拜。】
【就連現代大作家李敖,都曾說死後願意葬在她的墓碑旁。】
......
各朝古人很是詫異。
這些文人墨客都瘋了嗎?
甚至連皇帝,都要親自祭奠。
一個小姑娘,怎麼能讓他們如此癡狂?
於是,各朝古人更好奇她的故事了。
......
天幕這樣一描述,乾隆皇帝就知道此女為何人了。
是蘇小小。
他對蘇小小的故事早有耳聞,因此在下江南時,便想要到蘇小小墓前憑吊一番。
當然,他並不是僅僅因為好奇。
南巡途中,他對曆朝曆代的名臣祠墓多有祭掃之舉。
此舉乃是昭示天下,自己是曆代帝王的合法繼承人。
另外,他還能向江南百姓宣揚忠孝節義之德,教化民心,以鞏固自己的統治。
蘇小小作為江南地區曆史上的傳奇人物,其墓地自然是他彰顯文化認同、考量政治得失之重要所在。
再者,他南巡亦有籠絡江南士紳之意。
江南士紳富甲一方,多與農民之間有著租佃關係。
他籠絡住江南士紳,便可控製農民。
他親自前去祭拜蘇小小,等同於對江南曆史人物的尊重,對江南文化的認同。
如此,他便可以拉近與江南士紳的距離,緩解中央與江南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
想到這裡,乾隆嘴角微揚,麵露滿意之色。
此番祭拜之舉,實乃一舉多得。
......
【她,就是在錢塘留下無數傳奇的第一名妓,現實版“茶花女”,蘇小小。】
【她一個隻有19歲的女娃娃,連父母的名字,史書都未曾記載。】
【那她又為何被世人記住這麼多年?】
......
各朝古人皆是咂舌不已。
蘇小小,竟然是名妓?!
所以,是因為蘇小小格外漂亮,才豔名遠播嗎?
隨即,各朝古人搖搖頭。
細數華夏曆朝曆代,美貌者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