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太認可“唐朝是自己把自己玩崩”這種說法。
他從天幕中透露的信息來看,唐朝自安史之亂後,便走向了下坡路。
藩鎮割據,地方節度使手握軍權,於是便削弱了中央集權,使得國家陷入長期分裂和戰亂。
而唐朝末期,藩鎮割據必定不止影響了軍事製度,還影響著經濟。
原本應該上繳至中央的賦稅,被藩鎮私吞,國庫收入銳減。
而在唐朝後期,不止有內憂,還有外患。
為了應對外患,朝廷又不得不增加中央的軍費開支,導致國庫空虛。
再加上每個王朝末期都會存在著的政治腐敗和土地兼並,社會矛盾也越來越深。
唐朝滅亡,必定是多種因素交織的結果。
每個王朝,盛極而衰也是必然。
......
【你可以質疑唐朝任何地方不好,但絕對不能否認唐朝那一批驕兵悍將戰鬥力不行。】
【大唐到底有多強盛,才會讓鷹國紀錄片都忍不住稱讚。】
......
李世民忍不住點點頭。
大唐的戰鬥力,確實是無與倫比。
就拿他這一朝來說。
李靖,堪稱是大唐軍神。
趁著長江汛期,李靖率輕騎突破三峽天險,直搗江陵,兩月便平定蕭銑。
在未來,李靖還會北滅東突厥,雪恥“渭水之盟”。
更是以高齡西征吐穀渾,迫使可汗伏允自殺。
還有李世勣、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敬德等等,個個都是以一敵百的猛將。
至於他自己,那可是天策上將,未來的“天可汗”。
十九歲破宋老生,平定霍邑。
二十歲淺水原之戰,滅薛仁杲。
二十三歲虎牢關之戰,擒竇建德、王世充。
曆史上,能文能武,還能有如此戰績的皇帝,可沒幾個了。
想到這裡,李世民忍不住坐直了身體。
大唐,還是武德充沛啊!
......
【眾所周知,《全唐詩》中四萬八千九百餘首詩作,有半數都在回憶盛唐。】
【這都說明了當時唐人對盛唐的懷念。】
......
各朝古人隻感覺這好似一句廢話。
若是他們生在開元盛世,經曆過盛唐輝煌,他們也會無比懷念的啊!
李白詩中的開元盛世,是烹羊宰牛且為樂的宴飲之樂,是千金散儘還複來的財富自由。
杜甫筆下的開元盛世,是家家戶戶浸透油脂的稻米與雪白的粟米。
王維筆下的開元盛世,是萬國衣冠來朝拜,是長安城百姓的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