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被視頻最後沙漠中蔥蔥鬱鬱的綠色迷了眼。
“這......這是後世的沙漠?”
“完全不遜於中原啊!”
那片本該黃沙漫天的沙漠,此刻竟是如翡翠般的綠色。
草方格如綠色棋盤鎖住沙群,豬群拱動的沙土下,綠芽正頂開板結的沙殼。
沙漠,竟然被後人改造得如此壯觀!
他這一朝,有著諸多治沙實踐,不過是關於河道的治沙。
在康熙三十一年,無定河河道北移,導致永清、霸州等地頻發水災。
於是,他采納了直隸巡撫郭世隆的建議,疏浚無定河河道。
形成無定河“河身直、河底深”的流道,使其“順流歸澱”。
後來他以永定河治理為例,通過“束水攻沙”的技術來驗證治沙理論,將成功經驗推廣至黃河治理。
最終,形成了一套係統化的治沙方略。
說到底,這其實也是一種“以河治河”的生態智慧,治沙與經濟並行。
治理成功後,他便將無定河賜名為“永定河”,寓意河道永固。
這也是寄托了他對長期治沙的期望。
因為治沙,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
而既然河道能治沙,沙漠必定也能治沙。
想到這裡,康熙看著天幕中一閃而過的草方格,和供地的豬豬,眼底冒出一片精光。
在各朝皇帝在思考治沙的可能性之時,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都說華夏人愛玩兵不厭詐,但最實誠的國家可能就是我們。】
......
各朝古人愣了一下。
心中的第一反應都是。
兵不厭詐,和實誠,難道有衝突嗎?
......
【都說華夏人玩兵不厭詐,陽謀一個接一個。】
【但你敢相信嗎?世界上最實誠的國家可能就是我們。】
【這是為什麼?】
【因為我們寧願承認自己菜,都不肯懷疑對手在吹牛皮。】
......
各朝古人都十分認同這句話。
孔子有雲,吾日三省吾身。
這就是華夏幾千年來傳承的智慧。
自我反思,即為修身之本。
若是比不上人家,那都先得從自己身上先找原因,而非歸咎於外部因素。
......
【2021年,漂亮國海軍的“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在海底撞上不明物體。】
【因損毀嚴重,不得不浮出水麵返航。】
【當衛星捕捉到這艘潛艇浮出水麵的畫麵時,直接震驚世界。】
【隻見艇首聲納罩損毀,艇身結構性斷裂,聲納係統徹底報廢,推進係統癱瘓。】
【當時吃瓜群眾還琢磨,是不是漂亮國軍方造船廠偷工減料了。】
【結果大雷還在後頭,核心人物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