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大木匠技藝。】
【要偷就把名字一起偷了行不行啊?】
【“榫卯”多好聽啊,棒子國硬是改成了大木匠。】
【土不土!】
【逼格掉了不說,還把沒文化的底褲都給露出來了。】
......
朱由校本來沉浸在木匠活中不可自拔,在聽到天幕的內容之後,陡然就停了下來。
“榫卯”,竟然變成了棒子國的“大木匠技藝”?!
眾所周知,他是一位極其喜愛木工的皇帝。
平日裡,他癡迷木工,常常親自操刀鋸木,製作各種木器、玩具和模型。
且他的木工技藝極其精湛,還能創造出很多新奇的式樣。
他有著足夠的自信,放眼整個明朝,甚至是整個華夏幾千年,他的技藝,都無人能及。
榫卯技術,那可是華夏幾千年來的智慧。
區區棒子國,建國時間不長,還能學到其精髓?!
想到這裡,朱由校啐了一口,輕哼了一聲。
“嘩眾取寵!”
“跳梁小醜罷了!”
言罷,他不再理會天幕中的內容,又重新拿起了手中的工具,繼續手中的活計。
......
【第四個,醬油釀造工藝。】
......
各朝古人愣了一下。
他們沒想到,棒子國人竟然無恥到如此地步。
不止是偷竊文化,連他們日常生活的醬油釀造工藝都偷。
醬油釀造的曆史,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期。
後來又經過曆朝曆代的發展,在宋代時,正式定名為醬油。
祖祖輩輩不斷改善的發酵工藝,卻被棒子國一朝竊取。
一時間,曆朝曆代罵聲一片。
......
【第五個,青銅器紋樣。】
......
嬴政的臉頓時就黑如鍋底。
青銅器在華夏的曆史,可謂是十分悠久。
青銅器作為華夏禮樂製度的核心載體,其紋樣,如饕餮紋、雲雷紋等等,象征著著“天命神權”。
大秦的青銅器紋樣,早已超越裝飾功能,成為政治權力的象征,更是他鞏固統治、威懾四方的重要工具。
銅車馬,其傘蓋、車輿、馬具上均飾有龍紋、雲紋,儘顯“天子駕六”的威儀。
權量器,其刻有“廿六年,皇帝儘並兼天下諸侯”的詔文,將度量衡與政治聯係在一起。
青銅兵器,如銅鈹、銅戈上的銘文,直接鐫刻著秦軍的戰功。
若是棒子國膽敢僭越此紋樣,那無疑是對大秦權威的挑戰。
嬴政的臉色肉眼可見的難看起來。
棒子國此舉,莫不是在妄言其文化能與大秦帝國相提並論。
甚至是在暗示秦文化,源自棒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