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國都偷了二十年,華夏也忍了二十年。
為何這二十年,華夏都對其放任不管?
又為何過了二十年,華夏才開始辯駁?
......
【其實,這主要還是咱媽辦事,講究一擊製勝。】
【2011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實施之後,華夏耗費十年時間,構建起“國家省市縣”四個層級的非遺保護體係。】
【該體係覆蓋範圍廣泛,涉及10萬餘個非遺項目,同時設立了23個國家文化生態保護區。】
【不僅如此,我國還大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工程。】
【完成了對2000餘名國家級傳承人的數字化記錄工作,並成功建立起全球規模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
【有了這些舉措來保護文化遺產之後,那就要開始收集各種充分的證據,為舉報做準備。】
【2021年,最高層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
【明確提出,“提升國際話語權”和“維護文化安全”的總體要求,為跨境維權提供了政策依據。】
【不光要找證據,立政策,咱們還在攀科技。】
【2023年起,區塊鏈存證、3D文物對比、基因測序等等技術手段都已經趨於成熟。】
【甚至連泡菜裡菌群的祖宗,咱們都能給它查出來。】
【這都是為了跨國文化溯源準備的必殺技。】
......
各朝古人這才理解了後世華夏的做法。
既然牽扯到了國際糾紛,而且還是沒臉沒皮的棒子國,華夏後世必然要先做好充分準備才行。
在對手毫無準備,甚至是鬆懈之時,精準高效地對其一擊斃命。
這不失為讓對手永遠也無法翻身的絕佳做法。
......
【緊接著,就需要等一個絕妙的機會。】
【而且以華夏的行事作風,絕對不會乾等著。】
【這些年來,華夏通過成功申報44項人類非遺,深度參與了聯合國非遺規則的製定,積攢了足夠多的申遺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這44項的申報數量,是世界第一。】
......
李世民微微頷首。
在等待的同時,還不忘做兩手準備。
而機會,也總是留給有所準備之人。
......
【2025年5月19日,華夏首次當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締約國大會主席國。】
【這也是華夏首次當選該《公約》締約國大會主席國。】
【這個《公約》精神,就是防止和打擊文化財產的非法進出口和所有權非法轉讓。】
【華夏多年來一直在不斷完善,國內的文物保護法律法規體係,就是為了和《公約》的原則和要求相銜接。】
【現如今,尚方寶劍在手,豈容棒子國這宵小之徒繼續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