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宣德帝朱瞻基駕崩後,朝堂上傳出讓朱瞻墡繼承皇位的聲音。】
【彼時,皇太子朱祁鎮年幼,皇叔朱瞻墡有能力且有聲望,這局麵怎麼看都像是曆史中那些奪權篡位的標配劇本。】
【但朱瞻墡直接寫了一封奏折,鐵了心支持侄子朱祁鎮上位,還親自跑到宮裡,當麵向張太後表忠心。】
【當時張太後正在為該如何穩定局麵發愁。】
【一看朱瞻墡這麼識大體、明事理,立馬拉著他和小皇帝朱祁鎮一同上朝。】
【在滿朝文武的注視下,張太後指著朱祁鎮說,這就是新天子。】
【朱瞻墡站在旁邊一句話沒說,卻用行動告訴所有人,自己堅定支持正統。】
......
永樂年間。
朱瞻基臉上的憤怒之色瞬間消失殆儘。
“咱這弟弟,還真是不錯。”
“既無覬覦皇位之心,還能穩定朝局。”
他自己是突然駕崩的。
那時,群龍無首,太子年幼,難以服眾。
朝堂局勢動蕩不安,若不及時穩定局麵,必生大亂。
而朱瞻墡沒有趁機奪位,還堅持擁護他的親兒子。
這怎能不讓他感動!
而朱棣卻是看著喜不自勝的朱瞻基輕輕哼了一聲。
“你這兒子,擁護了有啥用?!”
朱瞻基的表情一滯。
壞了!
忘了自己兒子是大明戰神了!
......
【後來,朱祁鎮頭腦發熱,不顧群臣勸阻,一上頭就去親征瓦剌。】
【結果明軍在土木堡被瓦剌打得幾乎全軍覆沒,朱祁鎮還被抓去瓦剌留學。】
【明朝陷入巨大危機,京城滿朝文武急得團團轉。】
【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這偌大的王朝總該有人來主持大局。】
【這時又有人想起了襄王朱瞻墡,就連孫太後都給他寫了信,問他願不願意來當皇帝。】
【但朱瞻墡回了封信,內容堪稱是政治教科書。】
【朱瞻墡說,首先得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
【然後讓朱祁鎮的弟弟,朱祁玨監國。】
【最後是招募勇士,迎接朱祁鎮回朝。】
【既沒直接拒絕,也沒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