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閉關鎖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乾隆深入骨髓的自大。
......
【話又說回來,滿八旗,那是華夏的“婆羅門”。】
【他們生來就含著金湯匙,朝廷終身發放俸祿和口糧。】
【出生就入旗,一輩子不上班,不服徭役。】
【在八旗製度的巔峰時期,全國大約有200萬旗人,靠著所有農民養。】
【但是八旗子弟也不是一點事都不做,他們還要忙著當監工。】
【監管天下,防止漢人造反。】
......
乾隆重重地發出一聲冷哼,語氣中滿是不屑。
“元朝有四等人製度,明朝就是個大型“養朱場”。”
“就連國外,天竺也有種姓製度。”
“我大清,不過推行了八旗製度,難道就應該被後人詬病嗎?”
而且,大清是從漢人手中奪取的江山。
防著漢人造反,不是情理之中的事?
......
【漢臣中比較出名的,有耳熟能詳的張廷玉,紀曉嵐,曾國藩,李鴻章等等。】
【他們的職務,就好比水手長,電氣員,工程師之類。】
【一個國家,總需要有人乾活。】
【雖然漢臣比不上八旗子弟生來就口含金湯匙,但努努力,也是有希望走上人生巔峰的。】
【有這樣漢人的成功案例在前,下麵的漢人牛馬也仿佛渾身有勁。】
【這就是清政府統治技術。】
......
乾隆臉上閃過一絲得意之色。
他很是滿意大清的統治技術。
這絕對是封建王朝統治的巔峰之作。
唯有讓每個階層都看見上升的希望,才能保證大清順利統治漢人。
而光是這些製衡術,畫大餅之術,還遠遠不夠。
這隻是針對朝中大臣。
要想大清不出亂子,還得牢牢控製百姓的思想。
朝堂製衡不過治標,思想禁錮方為治本。
......
【人也齊了,破船也開動了,清政府還差一個方向。】
【而他們最終找到的答案,就是天下可亡,但愛新覺羅不可亡。】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開始編纂《四庫全書》。】
【這套書的建立,不過是清朝為了補船裱糊的麵子工程。】
【在搜羅書籍的過程中,焚燒無數經典。】
【又借修書之名,大興文字獄。】
【秦始皇焚書坑儒,跟清朝比,那簡直是不值一提。】
【犁地三尺的文化清理,目的是讓所有華夏人老老實實當順民,讓讀書人安安心心做牛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