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仔細觀察古代的瓷器,就能發現一個特點。】
【彆的朝代的瓷器普遍講究精致、漂亮,但元朝的瓷器講究大、講究重,做出來的都是大罐子、大壇子。】
【知道的知道元朝的瓷器就是這樣,不知道的還以為那是鹹菜罐子、大水缸。】
......
各朝古人看著天幕中各朝精美的瓷器和元朝的大缸對比,感覺確實有些不忍直視。
於是,元朝之前的古人紛紛好奇。
元朝的粗糙,到底能粗糙成啥樣?
......
【這種粗糙的審美反映到對人的審美上,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陽剛之氣又回來了。】
【宋朝那種白皙、清瘦的男人,在元朝會被當成弱雞。】
【宋朝誇獎男人的帥,無外乎三個字:“玉”,“竹”,“仙”。】
【“玉”是說你的臉白白淨淨,“竹”是說你的身材乾乾瘦瘦,“仙”是說你的氣質瀟灑、飄逸。】
【元朝誇一個男人長得帥,通常是說“你看那個帥哥,壯得像老虎,猛的像蛟龍”。】
【這還隻是一般的帥,要是想從一般帥變成超級帥,那就得把自己搞得再粗糙一點,最好是身上得有個疤。】
【所以元雜劇中唱瓦崗寨好漢,都得是身材魁梧、膀大腰圓,要是身上、臉上有傷疤,那簡直就是大大的加分項。】
......
程咬金、秦瓊等瓦崗寨舊臣頓時一陣無語。
敢情他們在元朝人心中,都是五大三粗,甚至渾身是疤的形象。
而這些舊臣中最無語的當屬魏征。
他可是文臣!
......
【那元朝女人的審美是什麼樣的?雙標!】
【蒙古貴族的女人不纏腳,提倡活力美、健康美、運動美。】
【忽必烈的皇後察必,昂首挺胸、走路帶風、英姿颯爽,騎馬射箭猶如吃飯喝水般簡單。】
【但對漢族女人,蒙古貴族還是提倡白瘦幼。】
【至於蒙古人為什麼雙標,自己應該能想明白吧。】
......
永樂年間。
朱瞻基聽到視頻的發問,就開始思考起來。
元朝時期,曾發生過蒙古女子因模仿漢人纏足而受罰的案例。
可見元朝統治者明令禁止蒙古女子纏足。
蒙古人作為遊牧民族,常年放牧遷徙,騎馬射箭。
若是蒙古女子纏足,行動被限製,就無法參與遊牧民族的日常活動。
等到戰爭來臨時,纏足女子還是拖累。
當然,這更多的原因,也是為了防止蒙古女子漢化。
而他們對漢人女子就沒有這個限製,甚至是默認纏足。
所以,在元朝纏足之風進盛行,以至於一直延續到明朝。
朱瞻基越想越覺得心驚。
連元朝那些沒啥腦子的統治者,都知道纏足對女子的限製。
而他們匡扶了漢室,卻潛移默化地要將女子拘於方寸之間。
這是元朝的陰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