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
村莊邊大樹下,趙駿聽到吃絕戶以及賣人妻女的事情,臉色不是很好看。
吃絕戶,封建社會一大駭人聽聞的陋習。
一般情況下是指一對夫妻死後,無兒無女,沒有子嗣繼承。
他們生前所置辦的田畝地產、房屋地基,金銀珠寶,就會被其餘地主鄉紳霸占。
其中田產和房屋會被變賣,換成錢財。然後鄉紳用這筆銀子在村裡大擺流水席,宴請村裡的每一戶人家,直到把錢吃完為止。
這種現象算是比較正常的,畢竟人死燈滅,古代鄉村又是個封閉社會,沒有人繼承的話,還不如普惠村莊。
而另外一種情況是一對夫妻死後無兒無女,不過有兄弟姐妹之類的親屬,那麼大部分財產都會被他們的兄弟姐妹瓜分,至於辦不辦流水席就看他們自己的心情。
反正繼承兄弟姐妹的財產也屬於正常現象,這樣吃絕戶的就不是村子裡的人,而是這對夫妻的親屬。
但同時也存在著一種極端。
那就是男主人死了,可死後沒有兒子,或者兒子還比較年幼,沒有長大,那麼宗族親屬同樣會瓜分他們的財產,哪怕女主人還在都沒有用。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魯迅,魯迅父親在他十五歲時病逝,宗族就開會把他們家財產瓜分,一時間家境益艱,世態炎涼。
而魯迅還算好的,至少家中有男丁,因此還給他們留了一些房屋和土地,不至於把他們趕出去。
其餘大多數情況則是如果家中沒有男丁,隻留下妻女,下場往往非常慘。
除非女主人娘家背景強大,否則趕出去流落街頭都算是輕的,嚴重者甚至被賣去青樓或者乾脆打死一了百了。
不過賣去青樓與打死畢竟有悖人倫,所以為了防止村裡人指指點點,親屬們一樣也要置辦流水席,把死者一部分財產拿出來搞宴會,堵住村裡人的口實。
現在趙駿聽到這樣極端的案例出現在自己麵前,心裡就很是不舒服。
旁邊江大郎見他臉色難看,低聲問道:“知院?”
“沒事,先回去吧。”
趙駿擺擺手。
“是。”
眾人隨即向著車隊方向走去。
過橋之後,楊告楊察王安石等人就走了過來。
楊告最擅長察言觀色,見他臉色不好,便問道:“知院,怎麼了?”
“民間諸多陋習,讓我擔憂啊。”
趙駿歎道。
隨即就把吃絕戶的事情說了一下。
他接著又道:“配女兒骨,吃絕戶,還有其餘典妻女、農奴,還有南唐時期士族流行的裹小腳都是糟粕,殘害了不知道多少百姓,特彆是女子,迫害尤為嚴重。”
“不止。”
王安石搖搖頭道:“據下官所知,南方還有殺嬰、活人殉葬、活人祭祀之說,尤以兩湖、兩廣、福建路等地最為興盛,活人殉葬多以女子、孩童,活人祭祀則用男子,尤以儒生、僧侶最佳。”
陳希亮也說道:“是啊,我當初任長沙知縣,曾聽說過有瀏陽鄉民,例隻養二男一女,如果多了就會溺斃。也曾聽聞本地有祭祀之風,中原常祭五顯神、四相公,南方常祭睜鬼、五通神,平時常以牲畜為祭,卻有那走投無路者,妄想一夜富貴,則殺人活祭,當真是目無法紀。”
“說起這祭祀,我曾聽一位在鄂州任職的同僚說過,湖外風俗,用人祭鬼,每以小兒婦女,生剔眼目,截取耳鼻,埋之陷阱,沃以沸湯,糜爛肌膚,靡所不至。”
“還有那殺嬰,以前真是屢見不鮮,之前就有嶽、鄂間田野小人,貧者生子多不舉,初生便於水盆中浸殺之。若是男孩還好,現在國家昌盛,鄉民不能說錦衣玉食,但也多衣食無憂,就怕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