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平原地形上對衝,贏的一定是各大軍區的裝甲師。”
“不過那扶桑虎,倒是讓人有些頭疼。畢竟虎式可是當前全世界範圍內最強的重坦,就是不知道關東軍的仿造版到底能有原版幾成火候。”
“這樣吧,我讓各科調整一下項目重心,爭取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讓前線的部隊用上大口徑的反坦克炮和反坦克導彈。”
很顯然,黃河給出的應對方案,非常符合陸軍重組專家的胃口。
他對所謂的大口徑反坦克炮並不陌生,如果進攻的步兵師能裝備這種76毫米的殺器,就算迎頭撞上扶桑虎中隊也能與其周旋。
如果配合得當,戰士們甚至可以憑借數量優勢,蹲坑陰死敵人。
但反坦克導彈的出現,卻是讓聶總有些意外。這個項目他雖略有耳聞,卻沒想到武器實驗研究局竟已接近量產階段。
秉著不恥下問的原則,他直接詢問起了新裝備的各項數據。
“我記得反坦克導彈的項目代號,是2561工程對吧。你們局現在研發到了哪一步,目前有沒有可供展示的樣品。”
“黃河,彆賣關子了,趕緊把實驗資料給我看看。”
就在聶總開口的同一時間,原本靜立一旁的五師突然有了動作。隻見他快步走向辦公室角落,掏出鑰匙打開了文件保險箱。
保密櫃裡,整齊碼放著各類機密文件。
憑借著完善的分類標簽係統,他幾乎沒費什麼工夫,就準確抽出了那份印著“2561工程”字樣的藍色檔案夾。
趁著聶總翻閱文件的空檔,五師考慮到專業術語可能造成的理解障礙,索性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道:
“反坦克導彈這種武器的技術門坎,可比無後坐力炮或40火這些常規武器高出一個數量級。即便以咱們局的研發實力,同誌們也得摸著石頭過河,走試驗研究改進的循環路子。”
“目前六科搞出來的原型彈,算是勉強實現了可控飛行,簡單說就是它能按指令飛向目標。”
“不過您放心,隻要讓全科室的研究員全部撲在這個項目上,我有把握在年底前把各項技術指標都打磨到位。”
如果以後世的眼光來看,2561工程是正兒八經的第一代反坦克導彈。
它跟早期的SS10、AT1麵臨著類似的技術困擾,同樣存在著近距離掉彈、製導導線斷線和低溫掉彈等諸多問題。
哪怕是彙聚了頂尖科研人才的武器實驗研究局,2561工程的原型彈目前的最好成績,也不過是受控飛行600米,三發測試彈僅有一發命中靶心。
不過問題不大,隻要集中整個課題組的科研能力,所有難關都會迎刃而解。
三師五師強強聯合,就是這麼豪橫。
看著露出地鐵老人手機表情的陸軍重組專家,黃河不由得輕笑出聲。他先是拍了拍手,將神遊天外的同僚喚回現實,隨後收回文件夾建議道: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與其在這裡空談參數,不如直接去試驗場見證實彈射擊。”
“走吧,我現在就給您老人家安排一場試射。說來也巧,局裡剛培養出一名優秀射手,最近實彈測試的命中率已經穩定在七成以上。”
“千萬彆小看七成,等未來其他主要參戰國研製出反坦克導彈,您就知道這命中率有多逆天。”
“哈哈,走!”
······
一個小時後,武器實驗研究局附屬靶場。
當聶、黃、錢三人抵達試驗場時,一名身穿特殊軍裝的圓臉漢子,如青鬆般挺立在發射陣地,一看就是做好了戰鬥準備。
他腳邊,120毫米粗的彈體如同淬火的鋼矛,在清晨的陽光下還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呦,柱子,怎麼感覺幾天沒見,你小子又吃胖了不少?現在看來,在新一團、新二團服役期間,老李是真沒把你喂飽啊。”
“準備好了嗎?今天聶總親臨現場,你可得拿出全部實力!”
“報告!導彈操作手王承柱保證完成任務!”
第一代反坦克導彈,普遍存在著導彈命中率受射手水平和發射狀態影響的缺點。
為組建出2561工程的首支作戰單元,武器實驗研究局聯合總部炮兵部隊以及炮兵學院,開展了一場堪稱萬裡挑一的嚴苛選拔。
經過三輪理論考核與實戰測試,最終僅有一個排的戰士從全軍脫穎而出。
在陰山靶場集訓期間,這些預備射手必須先在模擬器上完成200小時基礎訓練,命中率達標後才能接觸實彈。
而柱子,正是所有戰士中的佼佼者,也是唯一一名能把命中率維持在七成的猛男。
在黃河下達預備命令的期間,陸軍重組專家突然停下了腳步,眼角皺紋在逆光中舒展開來。
他盯著那具充滿未來感的導彈發射器,瞳孔裡跳動著異樣的光彩。
儘管早已不是頭回見識到武器實驗研究局研發的新式裝備,可每當那些泛著冷光的鋼鐵造物擺在眼前時,陸軍重組專家仍會生出幾分恍若隔世的錯覺。
就好像是前幾天還用著老套筒和漢陽造,然後莫名其妙就成了全球軍工業的領頭人。
這種感覺,隻能用夢幻二字來形容。
“王承柱同誌!接下來是你的表演時間,給我揍個坦克靶子看看!”
最終命令下達後,黃河二話不說就拽著聶總和自家學弟往安全區域跑。跟2561工程相比,開著BT7飆車的危險度簡直不值一提。
誰家一代反坦克導彈在測試時沒出個意外啊,他可不想成為千古罪人。
“發射!”
“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