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顧林萱繼續學習繼續研究。
每天家裡,學校,實驗室,三點一線,偶爾還要去中科院露個臉,開個會,彙報一下自己的學習工作情況。
日子雖然有些枯燥,但對於顧林萱來說卻覺得更加充實和豐富。
而在不知不覺中,顧林萱並沒有發現,楚雲澤也越來越忙。
在某一天,改革開放的號角忽然被吹響,隨之而來的經商熱潮席卷著每一個角落。
一時間,到處都能看到膽子大的小商小販出現在街頭巷尾。
火車上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不辭辛勞的背著,扛著大包小裹走在擁擠的人群裡。
這時候出門已經不需要介紹信,糧票,油票……各種票都失去了它們原有的價值,徹底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與此同時,楚雲澤也開始大刀闊斧的拓展自己的事業。
梁子華亦步亦趨的跟著楚雲澤,看著他的背影欲言又止。
楚雲澤頭都沒回,就知道他想要說什麼?
“把工人全都留下來是因為他們都是老工人了,對廠裡的每一個車間跟機器都極為熟悉。
就是那裡有螺絲釘鬆動了,他們都能聽的出來,有了他們這個廠子才能繼續轉起來。
……而且我們剛剛接手,馬上就大刀闊斧的改革,並不能帶來更好的效益。”
裁員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這樣做隻會導致工人整日擔憂自己的將來,根本無心工作,從而生產效率下降。
相反,我們應該想辦法開源,積極尋找新的業務機會和市場需求,這才是經營公司最好的手段。
梁子華有些著急。
“這個我明白,可那廠裡也有不少拿著工資不乾活的,那種人咱們也不能白養著他們吧?”
原來都是國有企業,大家都是端著鐵飯碗,乾多乾少一個樣,反正工資照發,福利照拿。
可現在不同了,他們簽了承包合同,以後廠子裡都是自負盈虧。
不趁著現在這個時候跟廠長談條件,剔除一些占著茅坑不拉屎的,難道還要白留著他們?
那他們有多少錢也不夠往裡搭的啊。
梁子華能想到的,楚雲澤又怎麼能想不到?
他看了一眼梁子華不解的神情,笑著說:“你先彆著急,咱們一步一步來。”
他既然這麼做了,自然有他的道理。
廠裡確實有不少憑著關係,或因國情而遺留下來的問題人員。
他也不是沒辦法把他們都弄走。
後世企業對於員工的管理情況已經達到了一個異常精細的程度。
各種手段層出不窮,規章製度也變得越來越嚴格和複雜。
想開除一個人有的是辦法和理由。
但他並不願意這麼做,他甚至還想招更多的人進廠,因為這代表著有了高效益和高收入。
他需要更多的人為他製造更多的產品,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他想把自家的產品賣到外麵去,成為他們的供應商。
不過真有那種一點力不出,一點活不乾的人,他也不會慣著就是了。
畢竟他不是真正的慈善家。
總之,就一句話,能乾者居之。
“……通化電子廠的承包協議已經簽好,你現在去機械廠找郭廠長,跟他談一下,要他單獨給我們一條生產線生產我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