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景區規劃中,龍裡村也算是一個景點。
這條路原本是要穿過整個村子的,但這個規劃遭到民俗學家的強烈反對,認為這是對當地人文生態嚴重的破壞。
於是更新版本的規劃中,公路就繞道而建了。
羅傑和淩樹閒聊的時候說起過這個村子。
這原來是一個穴居的少數民族部落,他們居住的地方,就是北瑕山那個大山洞。
三十多年前因為要發展旅遊,就有磚家評估說那個山洞是個危洞,不能住人,然後就對他們進行了整體遷移。
這次雲澗山的項目中,很多村裡的中年勞力甚至老年人,自發地參與了北瑕山洞的加固工程。
他們並不是為了錢,而是懷著對自己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的深深依戀來做這個工作的。
他們的淳樸讓韋沃斯公司的人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剛過岔路,遇到一個老人趕著一群羊回家。淩樹停車在路邊等羊群先走。
羊的數量挺多,大約有七、八十頭,個頭都不大,大多是黑色或者褐色的,隻有一兩頭白羊,特彆醒目。
見到司機停車讓行,放羊老人主動過來敲了敲車窗,點頭表示感謝,布滿溝壑的臉上掛著真誠的笑。
淩樹也難得露出笑容回應。
回去的路上,經過北瑕山的大山洞,淩樹特意停下來仔細觀察了一下。
這個山洞在景區規劃裡,不僅是重要景點之一,還承擔著檢票中心,接待中心和紀念品商場等功能。
然而在韋沃斯公司的安全屋擴大計劃中,這裡是整個安全區的第一道防線。
於是,北瑕山洞的兩端洞口分彆修築了地埋式的液壓升降大鐵門。
平時山洞口一直是敞開著的,進進出出的人和車輛根本發現不了這裡的地下另有文章。
一旦有情況,安裝在地下的液壓鐵門會緩緩升起。隻要1分20秒,兩端山洞口就會被一根根直徑12厘米的鑄鐵實心柵欄門牢牢封死。
需要的時候還可以通上高壓電,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到了山洞內部,頂端支撐加固工程剛剛結束,其他工事還沒開始。洞壁已經被打磨掉了突出的棱角,露出岩石的本色,村民曾經生活過的痕跡是一點看不到了。
通過山洞,車子一路開到天生橋,接下去就沒法再開了,淩樹收了車,走棧道來到雲澗山下。
天生橋頭也有一道液壓鐵門,棧道兩邊是電子防爆網,可通高壓電,這是安全屋的第二道防線。
工程平台撤走後,地麵到山洞口將近20多米的落差就需要通過懸梯爬上去。
淩樹提出異議,覺得這樣設計非常不方便進出。
胡安嚴肅道,“這是為了最殘酷的核爆末日準備的,沒事進進出出乾嘛?不怕輻射汙染嗎?”
對方的表情就差直接問“你沒事找事嗎?”
淩樹隻好被說服了。
懸梯機關藏在十分隱蔽的位置,是胡安花了兩天時間親自安裝的,除了淩樹和他自己以外沒人知道。這樣,就算有人突破了第一第二道防線,沒有合適的梯子,也很難到達山洞口。
淩樹在心裡吐槽,何止是核爆末日,這是連喪屍末日都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