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於是偷偷的從自己的房間拿了一瓶香油,還有一些買來的原材料,悄悄的從後門溜了出去。
他在後山的荒地藏了一個小鐵鍋,是專門用來煮魚料的,因為魚餌需要用香油炒製,味道實在太香了,不離遠點,很容易被人發現。
人家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在乾什麼不好的事情,指不定就把居委會的大媽給召來了。
後山到處都是樹木,燃料有的是,譚震用大石頭架上鐵鍋,點燃了撿來的枯樹枝,時間不長,他就把魚料翻炒好了。
炒好以後他就坐一旁靜靜的等著,魚料需要冷卻後才能裝進罐子,要不然容易回潮,那魚料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等到魚料冷卻後裝好,他又把鐵鍋悄悄的藏了起來,然後拿起裝著魚料的罐子,滿意的回家了。
有沒有收獲,就看明天的了!
…
早上六點,譚震就醒了,這也是他多年的生活習慣。
其實這也和學校的作息時間有關,學校730點開始做早操,8點上課,必須得早起,要是不小心打個盹,睡過了頭,嘿嘿…後果還是很嚴重的。
記得有一次譚震就是因為睡過了頭,醒來已是九點,到了學校,老師先是冷冷的看一眼,直接就安排在教室門口“站崗”,傻傻的立在那裡站了一節課,讓他知道了貪睡的後果是多麼的“嚴重”。
從那以後,譚震再也不敢貪睡了,罰站的滋味真心不好受。
透過窗戶,他看到老三叔在院子裡麵忙碌的身影,他知道這是他在拾綴菜園。
現在這滿園的青菜,就是老三叔的傑作。
他就是這裡的“國王”,每天的任務就是巡視,料理它,當然也少不了勤勞的劉英,他們兩個夫唱婦隨,一起翻地,播種,拔草,說不儘的“悄悄話”。
自從譚家的院子變成了菜園以後,家裡的青菜是吃也吃不完,隔三差五的就往隔壁梁家送,讓梁大牙都有了種菜的衝動。
隻是看到院子裡聳立的假山,考慮到搬遷成本實在太大,梁大牙也隻能悻悻作罷。
簡單洗漱之後,譚震開始沿著河邊跑步,這也是他多年的習慣,在他看來,鍛煉就是健康的保證,可不能落下。
不得不說,太虛道長傳授的心法給了他很多幫助,他感覺現在身體的力量越來越強。
不但如此,他的身高也已經達到了一米六以上,在同齡的孩子中,算數最高的了。
跑完步,他開始回來小院練功,他閉上雙眼,心中默念口訣,運動真氣,在平地來回遊走。
他能感覺到幾米之外的屋子裡,父親在掃地,母親在廚房洗碗,弟弟在餐桌邊吃油條邊看書,隔壁的梁叔在掃地,梁大嬸在做早餐,梁山的妹妹一個在刷牙洗漱,一個還在床上呼呼大睡。
在外麵練完功,他開始回到家吃早餐。
吃完早餐,已是接近八點,譚震收拾好東西,騎上單車就往李達家飛奔。
今天可是要進山,走路拿東西還是不方便,譚震謊稱要和李達交流學習,專門帶了一個背包。
這個背包還是譚震在香港買的,裡麵除了裝有吃的喝的用的,還有魚餌料,滿滿的一大罐。
騎單車就是快,幾分鐘就到了李達家門口,停好單車,譚震背著包進了屋,李達在刷牙,看見譚震背著一個大背包,有點驚訝。
“嘿…我說你至於嗎?釣個魚搞那麼大陣仗,整的跟出遠門似的…”
“有備無患,要知道,這邊的山裡我可是第一次去,一個陌生的環境,不帶點東西心裡總是不踏實”,譚震很認真的回答道。
“你吃了沒?我媽做了糖油粑粑做早餐,來點…”
“那就再吃點…”,一聽有糖油粑粑,譚震頓時精神一振。
糖油粑粑,這個可是湘南地區的特產,用本地產糯米打成粉做成麵團,再揉成一個個圓餅,放在簸箕上風乾,風乾後的糯米餅用本地產的大豆油加熱炸熟至金黃濾油後備用。
當然,加上適量豬油味道更香,但是豬油容易凝固,一般不建議添加太多。
糖漿的調製是關鍵,要先放入適量紅糖,再加上一些白糖,他們的比例在21,就是紅糖要比白糖多一半,因為它是調色主力,而白糖的作用是提高食物的糖分,又不至於使食物過於發黑影響視覺。
調製好的糖漿裡麵放入炸好的糯米餅,油餅兩麵都均勻的塗滿後,再開大火收汁,當然也可以加入適量蜂蜜,使食物表麵變得更加粘稠光滑,促進食物的美感。
當糖漿變得濃稠時便可關火裝盤,美味的“糖油粑粑”就新鮮出爐了。
廚房飄來一陣油香,李媽媽在用菜籽油炸糖油粑粑,糯米的清香伴隨著油溫在房間裡麵發酵,整個房間彌漫著一股誘人的香味。
譚震感覺剛剛吃過早餐的肚子不爭氣的又開始鬨騰起來,誰叫李媽媽做的“糖油粑粑”又香又糯又好吃呢,譚震也隻能厚著臉皮再吃一頓了。
吃完早餐,李爸爸開始整理進山的工具,還攜帶了魚竿兩具,魚線用的是李爸爸珍藏的海釣魚線,譚震用力拉了一下,承重200斤不成問題。
魚抄和魚簍是必帶的,還有中午飯需要在山裡麵解決,又帶了一個大的搪瓷缸。
這搪瓷缸是那個時代家家必備的“利器”,燒水吃飯都可以,又實用又方便,絕對是外出野炊的“好幫手”。
譚震家就有一個,老三叔每次外出都帶著他,外麵被火熏得黑乎乎的,看起來很醜陋,卻很實用,都用了好幾年了。
單車進不了山,隻能放李達家,譚震背著背包,開始跟著李爸爸進山了。
本來計劃是他們三個人去的,走的時候卻變成了四個人。
李鳳蓮纏著李爸爸要跟著去,李爸抵不住小棉襖的撒嬌賣萌,捏著鼻子被迫同意她了。
李鳳蓮喜滋滋的從房間拿了自己粉紅色的小背包出來,還傲嬌的衝著大哥揮動著小拳拳,看的李達直翻白眼。
進山的路離李家莊有兩公裡左右,走了十幾分鐘,就到了山腳下,一條蜿蜒的小路在山間隱約可見,山頂雲霧繚繞,難望天際。
譚震想有機會到山頂看日出一定很美,可惜今天不行,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
山間小路崎嶇難行,坑坑窪窪,要時刻的盯緊路麵,不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崴到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