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基本的排水溝都沒有。
天晴還好,那些大貨車和拖拉機勉強能夠通行。
一到雨季,山洪爆發,整個公路被洪水衝刷的一片泥濘。
這個時候,就連平時以越野著稱的212吉普車也是無法逾越。
這種路也隻有鄉下那種抓力極強的拖拉機才可能在這種爛路上行走。
而且在坡度有些陡峭的地方,還需要有人在後麵奮力推行才能上的去。
所以那個時候,經常可以看到有拖拉機或者貨車在爬坡的地方拋錨。
然後等到有行人經過的時候,司機就會熱情的遞上一支煙,叫老鄉過來幫忙推車。
鄉下人都淳樸,又都是鄉裡鄉親,都會毫無猶豫的上去幫忙。
人手不夠還會回村裡叫人,直到車子爬上鄉政府的那一段平路。
才算是告一段落。
這也是譚震家鄉的真實交通狀況,下山容易上山難。
毫無疑問,交通的製約也影響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再加上這裡是山區,七分山地三分田。
農民家裡經濟收入非常有限。
村裡的人全靠到外地打工掙錢改善家裡的經濟。
這也是後來造成家鄉留守婦女兒童比較多的原因。
真正的改變需要等到101novel.com08年以後。
國家開始實施村村通工程,譚震所在的家鄉也因此受益,得到了國家的財政撥款。
由此修建了水泥公路,使天塹變成了通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自那以後,家鄉的經濟也慢慢變得好了起來。
可是現在還是八十年代,離國家的交通大建設時代還差的太遠。
如果曆史沒有改變,這種交通製約的情況還要持續二十多年。
不過這段時間的天氣還算好,沒有下雨,也沒有下雪。
路麵也還算結實,再加上又是下山。
幾乎沒有什麼停頓,吉普車就直接開到了村裡的曬穀場上。
那年頭汽車可是稀罕物。
私人是沒有汽車的,也隻有領導乾部才會配有小車。
一見到有小車進村,馬上就有人報告了村裡的乾部。
村裡的乾部立馬就屁顛屁顛的過來了。
大堂哥可是村裡出去的“大官”,正科級的國家乾部。
又那麼年輕,未來前程可期。
村裡的乾部自然是要過來招呼一番的。
一番“噓寒問暖”之後,幾個村乾部滿意的走了。
他們來的目的其實很明顯,就是刷“存在”,給領導一個好印象。
刷完了自然回家了,難道還等領導請你吃飯嗎?
四叔也聞訊趕來了。
他沒有蓋新房,譚震家搬到縣城以後,房子就給了四叔居住。
這次回來也就是臨時住幾天。
聽說老三叔要回來,四叔早早的就把房間都給收拾好啦。
還是他們以前的房間,被子也給換了新的。
遠遠的就看見熟悉的小屋。
四嬸帶著一家人站在屋簷下,笑吟吟的迎接著他們。
四叔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
大女兒小婉已經9歲,二女兒小青7歲,都在村裡讀小學。
那個胖胖的小男孩不用說肯定是小治了,今年已經5歲了。
說起來譚震也是兩年沒有見著他了。
記得譚震兩兄弟在家的時候,他就是他們倆的跟屁蟲。
經常“哥哥長哥哥短”的跟在他們後麵。
可能是經曆了兩年的空窗期,小治見到兩位哥哥有些陌生。
悄悄躲在媽媽的背後偷看,就是不敢靠前來。
喜歡重返七零,回首人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返七零,回首人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