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爺爺奶奶,跟我們一起去縣城吧”,譚震也跟著說道。
爺爺摸了摸譚華的小臉,笑著說道
“算啦,你們有這份孝心我就知足了,葉落歸根,老鳥歸巢,我也活不了幾年了,縣城太遠,我年紀大了,經不住折騰,就不去湊那個熱鬨了”。
譚華揚著小臉,說道
“爺爺,你說什麼呢,你還沒看見我們娶媳婦呢?”
“好好,我一定好好活著,等你娶了媳婦再閉眼,哈哈…”。
爺爺聽了譚華的話也是樂了,哈哈大笑起來。
譚震看著白發蒼蒼的兩位老人,心裡特彆不是滋味。
這是兩位偉大的老人,他們孕育了十一位子女,並且把他們都撫養成人。
可以說,他們為了養活這些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
那兩雙瘦骨嶙峋的雙手,就是一個時代的烙印。
那是一雙怎麼樣的手呀,布滿老繭的手上都是粗糙的皮膚。
青筋顯現的手掌到處是裂口,露出裡麵鮮紅的血管。
每一次對它的撫摸,都能感覺到它的疼痛,看的譚震很是心酸。
“爹…娘…你們還是再考慮考慮,跟我一起去縣城吧”。
老三叔還想再做一次努力。
“你們走吧,有時間多回來看看,不要把老家給忘了,這裡是你們的根…”。
爺爺擺了擺手,不再說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哎…”
老三叔深深的歎了一口氣,父親還是老樣子。
永遠都是這麼執拗,打他記事起就是這樣。
按照爺爺的說法,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狗窩!
臨走的時候,老三叔給爺爺拿了一千塊錢。
不是他不願多給,太多的話反而遭人惦記。
一千元在八十年代的農村算是很大一筆錢了。
就譚家所在的小崗村,能有千元存款的絕對是鳳毛麟角。
老三叔給錢的時候,是背著二伯母給的。
他生怕二伯母知道了,打爺爺錢的主意。
他自小就生活在這個大家庭,自然知道自家二嫂的秉性。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當他離開的時候,轉角處閃過二伯母的身影。
那張陰鷙的臉上透著冷笑。
譚震就知道,爺爺的日子隻怕不會好過了。
爺爺奶奶現在跟著二伯家住。
本來四兄弟是采取輪流贍養的辦法。
後來譚震一家搬去了縣城,四叔家又因為房子的問題無法居住。
也隻有大伯和二伯家都建了新房,居住條件比較寬裕。
所以居住一般都是在大伯和二伯家輪換。
老三叔每年拿出一筆錢補貼他們,四叔則是補貼糧食。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何況像老三叔這種兄妹眾多的農村家庭。
贍養老人本來是子女應儘的義務。
可是真正儘心儘力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
在他們四兄弟中,大伯性格暴躁。
又因為在煤炭公司上班吃“國家糧”,家境比較寬裕。
有些瞧不上其他幾個兄弟。
二伯性格陰鷙,平時不怎麼說話。
譚震以前在家鄉的時候都很少去他家玩。
就是覺得他家的氣氛太過沉悶。
大伯和二伯兩個是親兄弟,按說應該和睦相處才是。
可是自從成家立業以後,兩兄弟就杠上了。
聽說這跟大伯去煤炭公司上班有關。
要知道那年頭“吃皇糧”可是美差。
誰去誰不去可是關係到一輩子的事。
結果自然是大伯去了“吃皇糧”,二伯留在農村修地球。
就因為這個事,兩兄弟硬是到死都沒有說過一句話。
喜歡重返七零,回首人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返七零,回首人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