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是一名資深的新聞記者,供職於米國最負盛名的紐約時報。
因為他不懼強權,敢於說真話,曾因為多次報道權貴貪腐,黑幫內幕遭到威脅和暗殺,在紐約的新聞界頗有名望。
這天,他剛回到自己居住的公寓,就發現自己的門口突然多了一個袋子。
他好奇的打開一看,發現裡麵有一份打印的資料,資料內容跟一個叫比爾的年輕人有關。
資料顯示,這個人生性殘暴,性格偏執,在中學的時候就有將同學打傷致殘的案例。
後來還是其父母為其出麵,給了受害人一筆賠償金,這件事才得以了結。
其父母為了讓他接受更好的教育,將他轉入紐約的一所貴族學校就讀。
不過他並未就此收斂,反而愈發變本加厲,又將目光轉向了那些年輕漂亮的女性。
他多次通過不正當手段擄掠和威脅數名女性與其發生關係,事後還拍攝裸照,威脅當事人不要報警,否則就將其照片公之於眾。
資料中不僅有比爾拍攝的女性裸照,還有他和幾名同夥一起吸毒自嗨的照片。
最開始,約翰是有些失望的。
在米國,像比爾這樣有問題的年輕人數不勝數,這種新聞並不足以吸引大眾目光。
不過很快,資料裡麵的另外一條信息引起了他的興趣。
資料顯示,這個比爾的父親就是國會參議員麥卡錫,他的母親則是華爾街的一名金融家。
這位國會議員為了遮掩自己兒子的醜聞,沒少給他兒子擦屁股。
國會議員徇情枉法,兒子吸毒成癮,還強奸擄掠女性,這絕對是一個勁爆的消息,也是吸引大眾眼球的地方。
這成功激起了約翰的興趣,他決定了,他要將這個新聞登上明天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他要曝光這個國會議員的醜惡嘴臉。
讓約翰下定決心將這個新聞登上頭版頭條的還有文件裡麵的一個印章。
看到這個熟悉的fbi印章,約翰就知道,袋子裡麵的資料絕對靠譜。
乾這種偷竊他人隱私的活計,米國聯邦調查局可是最專業的,全地球的人都知道。
不用說,這都是譚震的手筆。
而且裡麵的所有資料,都是真實的,這是當初譚震被羅伯特帶到fbi秘密基地關押時譚震悄悄帶出來的。
說起來還是要感謝fbi那些神通廣大的密探,這些政府權貴的家庭隱私就是他們通過某些手段獲取的。
在米國,上到米國總統,下到平民百姓,都擺脫不了fbi和cia的監控。
這也是為什麼米國曆屆總統在更換政府班子成員時,有兩個人是他們輕易不敢動彈的。
這兩個人一個是米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一個是米國聯邦調查局局長。
不為彆的,隻因為他們手裡掌握著全米國,甚至是全球最龐大的情報組織。
像米國的這些高官權貴,在沒有登上寶座前,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些灰色收入和不良記錄。
而這些所有的記錄都保存在fbi和cia龐大的資料庫裡。
這些平時看起來不起眼的“遐絲”,在他們登上寶座以後卻成了他們致命的弱點。
正因為這兩個機構掌握著他們貪腐的證據,捏著他們的把柄,曆屆政府對他們都是諱莫如深。
第二天,一大早,譚震就迫不及待的去買了一份最新的紐約時報。
不得不說,紐約時報作為全米國銷量最大的報紙,效率就是高,譚震昨天提供的信息,今天就給刊登出來了。
“權力覆蓋下的罪惡,民主米國的恥辱”。
在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上麵,刊登了這麼一則醒目的大字標題。
而在標題的下方,還有一行小字,很是吸人眼球。
“奸淫擄掠,視法律為無物,兒子犯罪,老子遮掩,公平與法製何在?”
文章中,雖然沒有指名道姓的說明是哪一位,但是報紙上比爾和一幫損友躺在床上吸毒取樂的照片已經說明了一切。
任誰都知道,照片上的人就是國會參議員麥卡錫的兒子比爾。
文章的最後還暗示,這資料來自fbi,在fbi的秘密基地,有一個龐大的資料庫,那裡存儲著全米國所有民眾的隱私和信息。
紐約時報可是麵向全球發行的報紙,那影響力不是一般的大。
很快,有關麥卡錫議員縱容包庇兒子犯罪行為,阻礙司法公正的消息就開始在全米國傳來了。
在號稱自由民主的米國,共和黨和民主黨的矛盾由來已久。
麥卡錫的政敵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們大肆攻擊麥卡錫所在的民主黨,嘲諷他們是“奸淫黨”,是一個為虎作倀的犯罪組織。
麥卡錫所在的民主黨自然也不甘示弱,開始奮力反擊。
兩個黨派就這樣開始相互攻擊,不但在報紙雜誌發表文章辱罵對方,甚至還在國會大打出手,弄得好幾次國會舉行的會議都不得不草草收場。
因為證據確鑿,聯邦檢察官很快就發出了逮捕令,將比爾送進了監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