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裡打了一個突,又在旁邊尋找了起來。
很快,他又在剛才發現金磚的附近,找到了不少好東西。
這些東西有金幣,金銀首飾,還有珠寶,從金幣上麵的時間判定,這些東西應該來自19世紀中葉。
順著這些珠寶的蹤跡,他發現了一艘19世紀的蒸汽客船。
這顯然是一艘數萬噸級的鋼鐵巨輪,整個船身估計有近百米。
因為年代久遠,船體已經是鏽跡斑斑,它一大半船身沉浸在海底的淤泥中,像一座凸起的小山。
19世紀的蒸汽客船?400盎司的大金磚?這讓譚震突然想起前不久在圖書館看到的一個曆史典故。
據說在1857年9月,一艘從米國加州海岸出發的蒸汽客船“中美洲號”在返回紐約的途中,在百慕大海域附近遭遇颶風,船體受損,失去動力後沉沒。
如果是一艘普通的蒸汽船,或許沒有多少人會關注。
可是這艘船不一樣,船上搭載著幾十噸從加州金礦運來的黃金,是準備運到紐約用來振興當時低迷的米國經濟的。
而隨著這艘運送黃金船隻的沉沒,導致米國投資者陷入恐慌,銀行遭到擠兌,米國政府一度陷入破產的邊緣。
雖然後來米國政府緊急調撥了中央銀行的儲備黃金投放市場,平息了這場恐慌。
但是“中美洲號”客輪上幾十噸黃金的意外遺失,還是給米國經濟予以重創。
有人甚至說,這就是導致米國發生南北戰爭的根源。
雖然這種說法有些荒謬,但是毋容置疑,這些黃金的遺失,還是給當時的米國經濟造成了無與倫比的重大損失。
也因為這個原因,“中美洲號”又被人稱為“黃金船”。
毫無疑問,這艘沉沒的“中美洲號”上麵的幾十噸黃金吸引了眾多淘寶者的目光。
很多打撈船因為窺視沉船上的幾十噸黃金來到了這裡。
但是很遺憾,因為百慕大海域複雜的地理環境,所有的淘寶者最後都悻悻而歸。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艘“黃金船”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再也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毫無疑問,如果這艘船真是“中美洲號”的話,那就意味著這船上可能有幾十噸黃金。
想到這裡,譚震的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幾十噸黃金呀,這可是價值幾億美金的硬通貨!
譚震開始圍著沉船轉起了圈,他現在首先要搞清楚這艘船的來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