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磁力靴在金屬地板上敲出死亡鼓點,伺服係統發出的嗡鳴與異蟲的嘶吼形成詭異重奏。
領隊的戰士肩甲上刻著“悲慟先驅”的稱號,他的鏈鋸劍正在低吼待機,握把縫隙還掛著上一場遭遇戰中留下的甲殼碎片。
“淨化協議啟動。”
他們的通訊頻道裡,響起金屬質感的宣告。
嘡——嘡——!
下一秒,整個走廊突然被爆矢槍的怒吼填滿。
領頭戰士的鏈鋸劍率先“咬”進一頭刺蛇的胸腔,高速旋轉的鋸齒將外骨骼、肌肉組織和內臟攪成黏稠的漿液。
紫色、黃綠色的血液呈放射狀噴濺在艙壁上,又被動力甲的能量護盾蒸發成刺鼻的蒸汽。
右側的戰士揮舞著動力劍,精工鍛造的利刃和極高能的等離子力場,輕鬆切開三隻跳蟲的軀體。
被斬斷的蟲肢還在神經反射下抽搐時,而這名戰士又反手一記橫劈,將第四隻跳蟲的頭顱連同半個胸腔一起削飛。
蟲血在失重環境中形成詭異的球狀液團,被後續的爆矢彈擊中後炸成細密的血珠。
隊伍後方的重武器手,正在調整重型爆矢的最佳射擊角度,當異蟲群突破隔離門衝來時,怒吼咆哮的1.0cal爆矢彈彈幕,直接將異蟲群崩得稀碎,肉塊碎片撞上牆壁時發出沉悶的撞擊聲。
這些死亡天使的作戰方式帶著殘酷的美學,就如同他們基因之父聖吉列斯那般優雅、無暇。
每個轉身都伴隨著鏈鋸的咆哮,每次突進都留下殘缺的蟲屍,他們用爆矢槍精準點殺遠處的威脅,用近戰武器肢解近身的敵人,就像在進行某種血腥的儀式“舞蹈”。
但每當經過人類屍體時,他們都會短暫停頓,用頭盔屏幕的記錄儀掃描死者麵容,似乎準備把這些數據將被帶回母艦,將其錄入陣亡者名冊的一部分。
而新迦南近地軌道這麵,慟哭者艦隊亦是正在與異蟲生物艦隊展開慘烈廝殺。
帝皇級戰列艦“悲慟之翼”號的主炮陣列剛剛完成一次齊射,十二道電磁“光矛”將三頭利維坦巨獸貫穿。
這些太空巨獸的甲殼在超高溫下碳化爆裂,而體內儲存的生物酸液,則是在真空中凝結成巨大的翡翠色結晶。
但蟲群的數量優勢依然可怕。
數百萬,乃至數千萬計數的飛蟲組成自殺衝鋒隊形,前赴後繼的撞擊巡洋艦的能量護盾。
每隻飛蟲的死亡都會炸開一團腐蝕性酸霧,逐漸消耗著護盾能量。
一架護衛艦的左側裝甲已經被王蟲分泌的黏液覆蓋,這些生物質正快速腐蝕船體結構,而艦載的無人機和獵殺者,也在迅速清理、消毒這些異物。
“優先保障撤離航線。”
“不能讓運載平民的運輸編隊遭遇騷擾。”
而慟哭者的頻道上,其交談內容依舊是與平民相關。
這時候,一艘護衛艦的近防炮陣列,正在迅速清理空間站周邊的蟲群單位,以每分鐘數萬發的速率傾瀉刺釘彈雨,在真空中形成金屬風暴。
被擊碎的異蟲殘骸在慣性作用下繼續飛行,在艦體裝甲和空間站的艙壁上撞出連綿不絕的悶響.
當然了,隻有艦艇和空間站的內部人員能夠聽到這些悶響。
戰況數據顯示,雖然慟哭者在多數層麵占據絕對優勢,但蟲群的數量依然呈指數級增長。
偵察單位傳回的圖像顯示,新迦南地表仍有大量孢子塔在不斷孵化新的太空單位,按照當前戰場消耗率和這個趨勢,如果不將附近製造異蟲的源頭,也就是新迦南摧毀,那他們慟哭者最多還能維持十二個小時的火力優勢。
在“悲慟之翼“號的艦橋上,戰術全息圖不斷更新著撤離進度,首批運輸編隊已經完成對接,正將地麵的幸存者轉移至安全區域。
慟哭者連長馬拉金·福羅斯,凝視著全息屏幕上跳動的數字,他知道每一秒的拖延都意味著更多蟲群援軍的到來。
而他,也撇了眼空間站傳回的實時畫麵。
那些抱在一起哭泣的平民,那些向慟哭者兄弟敬禮的守衛,令這個身經百戰的老兵再次確認了命令:“繼續掩護撤離,直到最後一個人類離開下麵那個注定滅亡的行星。”
並且,艦橋的全息投影,還忠實呈現著新迦南地表的慘狀。
曾經繁榮的殖民城市如今如同潰爛的傷口,紫黑色的菌毯已經吞噬了大片陸地。
主城區的高樓群像被酸雨腐蝕的墓碑,僅剩的幾棟建築外牆爬滿了脈動的生物質導管。
地麵戰場的情況比預想的更為複雜。
但與即將淪陷的阿格瑞亞不同,新迦南尚處在蟲群入侵的“初期”階段,偵察無人機傳回的畫麵顯示,北部工業區仍在組織抵抗,自動炮台組成的火力網將潮水般的跳蟲撕成碎片。
但更令人揪心的是散布在荒野中的求救信號——
十七個農業定居點的信標仍在頑強閃爍,每個信號背後都是數百,乃至數千鮮活的生命。
許多突襲艇和炮艇立刻改變航向,朝著最危急的求救坐標俯衝。
其中一架雷鷹炮艇徑直衝向被蟲海包圍的7號定居點,並在距地麵三百米處釋放了一支由老兵組成的戰鬥小隊。
這些戰士直接砸進蟲群中心,將著陸點附近的異蟲震成肉泥,他們的爆矢槍與等離子炮在菌毯上轟出一個個淨化圈,為困在穀倉裡的平民開辟出生路。
就在這個時候,軌道上的戰局突然出現轉機——
散發幽藍光芒的躍遷旋渦裂,在近地軌道主戰場的側翼綻放。
烈焰蜥蜴第三連的艦隊如天神降臨,其旗艦不屈聖焰號的等離子光矛,瞬間蒸發了正在圍攻慟哭者後勤編隊的異蟲生物艦。
新抵達的艦艇立刻展開標準的淨化陣型,旗艦和巡洋艦投放了眾多擁有火焰噴射器的戰術小隊。
待這些身著墨綠色裝甲的阿斯塔特一落地,便在菌毯邊緣築起火焰長城。
兩大連隊的配合堪稱完美——
慟哭者專注於營救和撤離,他們的突擊小隊會深入最危險的區域,烈焰蜥蜴則負責建立防線,噴火器組成的火力網將蟲群阻擋在安全距離外。
六個多小時後,最後一個確認的求救信號終於熄滅,而最後一艘滯留地表的運輸艇艙門緩緩關閉,滿載著幸存者向近地軌道撤離。
並且,兩大連隊的艦隊開始向預定坐標集結,所有戰艦的主武器係統完成最後校準。
而在悲慟之翼與不屈聖焰號的艦橋上,兩位艦長幾乎同時啟動了一個協議,即新迦南的滅絕令被正式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