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軒聽此大喜,這真是花一半的錢辦雙倍的事,太爽了。
便立馬再次新建了一個廠房,把它命名為子彈生產車間。
並花費了800萬購買了四台電動機放了進去。
半個小時後,等到這個車間建造完畢後,又招呼眾人把四台子彈生產設備都搬了進來,並對兵工廠進行了重新規劃。
“咱們建造的第一座軍工廠就命名為98K生產廠,裡麵擁有兩條步槍生產線,工人26名,日產30支。”
“第二座軍工廠命名為火藥手榴彈廠,負責生產火藥和手榴彈,工人36名,日產火藥若乾,手榴彈200枚。”
“第三座軍工廠命名為機槍生產廠,裡麵擁有一條MG42重機槍生產線,一條捷克式輕機槍生產線,工人24名,日產重機槍1架,輕機槍2挺。”
“第四座軍工廠命名為迫擊炮生產廠,裡麵擁有一條63式60MM迫擊炮生產線,一條60MM榴彈生產線,工人26名,日產60MM迫擊炮1門,炮彈100發。”
“第五座軍工廠命名為槍械生產廠,裡麵擁有一座手工電動銑床,工人待定,產能待定。”
“第六座軍工廠命名為子彈生產廠,裡麵擁有一條手工電動子彈生產線,工人30名,日產大概為-發,但要等到王鐵錘同誌改造完畢後才行。”
重新規劃後的軍工廠,每座軍工廠的職能更加清晰明了。
人數也再次得到擴充。
即便是不包含正在規劃中的第五軍工廠,總員工人數也擴充到了142人。
與此同時,每日原材料消耗也增加到了30萬公仆幣,這還是在不包含繳獲的那十幾噸黃銅的情況下。
隨著子彈和炮彈產能的擴充,預計頂多一個月,桃花村存儲的黃銅便會被消耗一空。
除此之外,火藥的消耗同樣占據了大頭,這30萬公仆幣的日常消耗中,大半都耗費在從係統商城中購買的火藥原材料上。
軍工廠重新規劃後,各條生產線有史以來第一次臨時進行了停工。
搬運到各自規劃好的軍工廠中之後,才繼續開始運轉。
李浩軒幾人則再次聚集到一起。
“咱們目前還有一千兩百萬公仆幣,你們要是沒有其他建議的話,我打算再購買一座手工電動車床放進槍械生產廠,再新建二十座宅院,儘早實現槍械的升級和擴產。”
麵對李浩軒的詢問,李凱宇突然想到他現在分兵之後距離太遠,溝通有些不暢。
每次一個來回都需要大半天的時間,萬一有什麼重大戰機的話容易錯失。
便向李浩軒詢問道,“李公仆,我們部隊分兵後溝通有些不暢,不知道你能從商城中購買來什麼能夠實現快速通訊的設備不?”
李浩軒聽了後心中立馬就想到了電台,的確是這個時代各部隊之間溝通的利器。
就去商場裡搜了一遍。
結果發現,即便是技術最落後,同時也最便宜的通用超短波電台也需要一百萬公仆幣。
李浩軒點開詳情進行查看。
才明白這款電台之所以如此“便宜”,是因為這是一位手工藝愛好者運用民國時期的技術DIY出來的。
也就是說並不包含後世那些先進的技術。
好在,它的功能十分強悍。
這款電台據說是仿BWT-119型製造的,外部采用全鋁合金結構,內部積木式單元,屏蔽良好,所有插頭座均鍍金鍍銀處理。
具有攜帶方便、操作簡單、適應環境能力強等特點,既可背負行進時使用,又可固定使用。
並且還內置了一個手搖發電設備,即使不插電也可以進行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