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時,有了東北工業基地的支撐,咱們完全不懼。”
“甚至可以派遣誌願軍主動挺進棒子,告訴這些小日子,寇可往我亦可往,如今已經攻守易形了。”
“也就是說,對付小日子,前期階段一共隻需要準備十個主力師就夠了。”
“咱們隻要能夠支撐的起消耗,完全可以兩線作戰……”
“要知道,東北咱們可是天時地利人和都占儘了,身後還站著三千萬的同胞呢!”
“……”
李浩軒聽著眾人激烈的分析,同樣熱血澎湃。
可當他聽到幾人竟然都開始討論誌願軍組建的相關事宜,連忙出言打斷。
“這些都是明年年底的事,還沒影呢!”
“等什麼時候咱們北上蕩寇了再討論也不遲。”
“現在,咱們該討論的是裝備怎麼分配,以及用凱宇同誌今天剛剛弄回來的四千萬公仆幣買些什麼。”
聽到李浩軒如此說,負責後勤統計工作的焦英華站了出來,主動彙報道。
“從昨天早上六點到今天早上六點,我桃花村兵工廠一共生產了98K30支,桃花牌31式輕機槍2挺,桃花牌31式重機槍11架,60MM迫擊炮1門,60MM榴彈1000發,7.92X53MM圓頭子彈發,尖頭子彈發,手榴彈500枚。”
眾人聽到如此強大的產能,心情振奮。
特彆是子彈和炮彈的產量,太富裕了。
這還僅僅是他們半個月努力的成果。
隨著部隊的擴大,軍工廠的規模一定會越來越大。
李浩軒同樣滿意地點了點頭。
手工電動生產線建設完畢後,在王鐵錘同誌的帶領下立刻投入了生產。
目前隻試生產了桃花牌31式輕機槍和重機槍兩種裝備,日產能分彆穩定在20挺和10架。
雖然不算太多,但也已經不少了。
日產能彙報完畢,李浩軒直接分配道。
“30支98K還是元洲同誌和王慧同誌各15支。”
“然後再從這批武器中抽調出來兩架重機槍和1門迫擊炮,以及2個基數發子彈和120發的迫擊炮彈。”
“嗯……再給王慧同誌也抽調5000發子彈用來訓練,剩下的凱宇同誌還統統帶走。”
“等到他那邊的重武器裝備齊全了,咱們的生產線再直接生產新式的蕩寇牌步槍!”
對於這個分配方案,眾人十分滿意。
李凱宇也在心中默默計算了一下。
有了今天這批裝備補充,他還缺60挺輕機槍,70架重機槍,66門迫擊炮,主力團就補充齊全了。
依照一條手工電動槍械生產線的速度,也隻需要一個多星期就能製造完畢。
倘若能有兩條,連一個星期都不需要,他的主力團的裝備就能齊全了。
因此,他並沒有急著回去,而是打算在接下來的軍工廠擴充計劃上發表一下意見。
想要提議把他帶回來的幾千萬公仆幣優先用來再建造一條手工電動槍械生產線。
喜歡科技城:從抗戰到大國崛起抗戰到大國崛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