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手工電動槍械生產線的日產能大概在300支步槍、或200支半自動、或100支衝鋒槍、或20挺輕機槍、或10架重機槍。
合計下來,隻需要28天就能把一支主力團所需要的槍支生產完畢。
一條手工電動60MM迫擊炮生產線的日產能為擲彈筒20具、或60MM迫擊炮10門、或82MM迫擊炮5門。
隻需要半個月時間,就能把一支主力團所需的擲彈筒和迫擊炮生產完畢。
82MM迫擊炮雖然口徑更大,但原理跟60MM迫擊炮原理一樣,自然也可以借用60MM迫擊炮生產線生產。
一條手工電動75MM榴彈炮生產線的日產能為2門無後坐力炮或者1門75MM榴彈炮。
同樣隻需半個月的時間。
由此可見,部隊裝備的生產並不算太過困難,造一個主力團的裝備簡直是輕而易舉。
難就難在各種彈藥後勤保障上,那方麵才是軍工生產的大頭。
“那就先按照一個月生產一個主力師的標準來擴充武器生產線!”
“等到咱們的子彈產能和其他方麵的工業產能也跟上後,咱們再繼續對武器生產線進行擴充。”
“最起碼達到一個月生產出來三個主力師的裝備才能滿足咱們目前的要求。”
眼看眾人爭論的差不多了,李浩軒直接開口定下了基調。
“一支步兵師共需要裝備槍支:31半約5600支,31衝約2800支,31班約400挺,31重約270架。”
“一條手工電動槍械生產線想要完全生產出來這批裝備共需要……103天,也就意味著咱們需要再新增三條手工電動槍械生產線。”
“共需要裝備迫擊炮類:擲彈筒約400具,60MM迫擊炮120門,82MM迫擊炮80門。”
“一條手工電動迫擊炮生產線想要完全生產出來這批裝備共需要……48天,也就意味著咱們需要再新增一條手工電動迫擊炮生產線。”
“共需要裝備其他炮類:82MM無後坐力炮68門,75MM榴彈炮18門,105MM榴彈炮12門,155MM榴彈炮6門。”
“一條手工電動榴彈炮生產線想要完全生產出這批裝備共需要……100天,也就意味著咱們需要再新增三條手工電動榴彈炮生產線。”
“這七條生產線合計下來,共需要2.3億公仆幣,再加上之前新增住宅的2000萬公仆幣,一共需要2.5億公仆幣。”
“擴產後,十條裝備生產線共需要工人300人,月消耗原料大概在……2000多萬公仆幣左右!”
“不算太貴,能接受!!!”
這個價格在這個時代不是一般的便宜,相當於十幾萬大洋就能夠裝備一支擁有如此多重武器的主力軍。
要是讓那些軍閥知道有這些好事,砸鍋賣鐵也要買買買!
李浩軒則繼續規劃道。
“接下來,就是對咱們彈藥產能的擴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