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過後,會議繼續。
“同誌們,接下來將進行會議的最後一項討論,那就是關於咱們部隊的改編問題。”
“根據初步統計,我兔的部隊總人數已經將近二十萬人左右。”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數字,它代表了我們的力量,也代表了我們的責任。”
那位掃視了一圈在座的眾人,繼續說道,“但是,力量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反動派並不會坐視我們壯大,他們一定會采取更加瘋狂的圍剿和進攻。”
“因此,我們必須對我們的部隊進行改編,以適應新的戰爭形勢。”
那位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需要將部隊改編為更加靈活、更加高效的作戰單位,以便更好地應對反動派的進攻。”
“我建議,我們可以將部隊改編為若乾個野戰軍和地方軍。”
一位負責軍事的同誌立刻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野戰軍主要負責外線作戰,地方軍則負責內線防禦和根據地建設。”
“這個提議很好。”另一位同誌點頭表示讚同,“我們需要儘快製定出一個詳細的改編計劃,確保我們的部隊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改編。”
“王慧同誌,你覺得呢?”當然,在討論的過程中免不了詢問王慧的意見,這也是上午會議作出的決定之一。
“我認為,咱們部隊可以分為一線、二線、以及地方守備民團三個級彆的部隊……”
王慧同樣當仁不讓地發表了個人的建議,“一線部隊是指全麵換裝新式裝備的正規部隊,將會作為咱們的主力精銳野戰部隊……”
緊接著,王慧把一支一線步兵師的裝備配置口述了出來。
“步兵師則由3個步兵團加上一個約五百人的師屬炮兵營,五百人的騎兵偵察營,一千人的工兵輜重團,和一千人的師部組成,共計人。”
“整個步兵師共裝備蕩寇牌31半約5600支,31衝約2800支,31班約400挺,31重約270架。”
“擲彈筒約400具,60MM迫擊炮120門,82MM迫擊炮80門,82MM無後坐力炮68門,75MM榴彈炮18門,105MM榴彈炮12門,155MM榴彈炮6門。”
整支步兵師的裝備口述完畢後,在場的眾人頓時驚呆了。
“王慧同誌,這樣的主力步兵師……你們有多少支了???”
直到一個難以置信的聲音打破了平靜,會議室中才再度熱鬨起來,大家眼巴巴地望向了王慧。
“額……全麵裝備的步兵師還沒有。”聽此,在場的眾人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遺憾。
王慧則接著道,“不過……裝備了新武器的步兵團倒是已經有兩三支了。”
“乖乖,你們這不到兩個月竟然已經有上萬人裝備了新式裝備……”
其中一位同誌迫不及待地詢問道,“這係列新式裝備的產量如何?”
“目前的產量維持在一個月量產四個主力團的程度。”王慧微微一笑,講解道。
“等到接下來豫南和川渝地區的兩場打仗打完後,擴充到一個月量產十六個主力團裝備的產能應該問題不大。”
一個主力團是3000人,16個就是人的裝備。
“乖乖……”一聽這個產量,在場的眾人再次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