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轟炸機在起飛時展現出了驚人的力量感,它沉穩地飛向高空,然後在空中進行了一係列精確的投彈模擬。
每一次的投彈都準確無誤地命中目標區域,充分展示了其強大的戰略威懾力和精確的打擊能力。
四款飛機在空中翱翔的景象令人震撼,它們的優異表現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
儘管試駕的時間並不長,但這四款飛機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心中。
隨著飛機依次平穩著陸,試駕活動也圓滿結束。
飛行員們興奮地躍出座艙,與等待已久的同僚們緊握雙手,分享著試駕的喜悅和激動。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和滿足,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華夏航空事業的輝煌。
李浩軒站在檢閱台上,目睹了這一切。
他深深地感到,這四款新型飛機將為華夏的空中力量帶來前所未有的提升。
他堅信,在不久的將來,華夏將憑借這些飛機在世界的天空中展翅翱翔,書寫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然而激動過後終究要麵臨嚴峻的現實問題,那就是這四款飛機雖然已經成功研發出來了,但如何量產還是個難題。
李浩軒深知,樣機的製作依賴的是約翰國的精湛工藝和優質零件。
而想要大規模生產,則必須解決技術轉移、生產線建設、原材料供應等一係列棘手問題。
這其中的技術問題和原材料供應還好解決,難就難在生產線的建設以及足夠優秀且熟練的工人上麵。
前兩樣東西,甚至生產線的轉移問題都可以通過時空貿易員的能力輕而易舉地轉移到國內的軍工生產基地裡來。
但生產線轉移後如何安裝和調試,以及能夠實現這幾款飛機大批量生產的工人,對於這個時代的華夏而言依舊是難以逾越的天塹。
李浩軒的眉頭緊鎖,他清楚地認識到,即便有了頂尖的技術和優質的原材料。
如果缺乏熟練的技術工人和高效的生產線,那麼量產這些新型飛機仍然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可無論這個過程的實現多麼困難,卻依舊是華夏強盛所必經的道路。
不管怎麼著,技術和生產線在手,再加上從國外招募的大批量人才,以及國內自主培養的熟練工人,量產的實現隻是時間問題。
再怎麼也總比那個從零起步、白手起家的建設時期要輕鬆許多吧?
心中如此想著,李浩軒便向張明輝同誌詢問起了約翰國那邊的具體情況。
“明輝同誌,你那邊公司的量產情況進行的如何了?可曾麵臨什麼問題或者困境?”
“回李公仆。”麵對李浩軒的親自詢問張明輝表現的十分激動。
“在上級撥款的大量資金的支持下,我公司已經向約翰國各大相關公司下達了巨額訂單,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各搭建出了一條這四款戰機的生產線了。”
“至於困難,那就是關於量產的問題……”
“由於咱們公司生產出來的這四款戰機十分先進,特彆是除教練機之外的其他三款戰機,性能甚至已經超過了約翰國現役的戰機,因此收到了約翰國各界的廣泛關注。”
喜歡科技城:從抗戰到大國崛起抗戰到大國崛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