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嫵就跟他說了這次的任務,然後兩人這才商議了下,決定以不變應萬變,看賈代善給個什麼說法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現在顧嫵明麵上還得坐月子,出不得門。
自己雖然是榮國府的嫡長子,但其實並沒有什麼用。
原身文不成武不就,是個白身,現在也隻在府裡浪蕩,隻等著承老爹的爵位。
胞弟賈政要走的倒是科舉的路子,但從不滿二十便開始科考,每三年一次,至今共考了三次。
第一次進考沒考出什麼眉眼,第二次重病都沒進的了考場,第三次了也落了第,正在準備這一科。
按顧嫵所說,若代善這次出了事,臨去前恐怕會給他求個官,這次必是沒有考成的。
奇怪的是,按代善父子在禦前的地位,賈赦應不止於書中一個一等將軍才是。
既然代善能平襲榮國公的爵位,在禦前必定極有臉麵,不然皇家是不會放過削弱四王八公地位的機會。
可他偏偏平襲了爵位,賈赦也被賜字“恩候”,這就意味著隻要不出大錯,賈赦一個候爵跑不了的。
看來這人必定是在代善死前做了什麼事才會被連降數級。
但能這般嚴重,紈絝能闖下什麼大禍?左不過參合到奪嫡站隊中去了。
這才落到雖襲官卻連降幾級,連榮國府的家也被二房當著的下場。
現下隻要他乖乖在府裡待著,不出去亂攪和,少做少錯,代善一上折子,一個侯爵肯定跑不了。
林緒之問過了兩個便宜兒子,正準備去榮禧堂給代善請安,就聽下人說老爺召見。
既然這麼巧,林緒之也沒推辭,跟著傳話的人便去了榮禧堂。
一進門就遇到了一個約莫二十五六的年輕男人,五官端正,氣質端方。
果然是他的便宜弟弟,他一見林緒之便先行了個理,口中道
“見過大哥,昨日我不在府中,等回來卻晚了,不好再去打擾,大嫂與侄兒們可還好?瑚兒沒事了嗎?”
他昨日跑出去看周氏,等被母親找回來才知出了這許多事,因女色沒能及時去探望大嫂侄子,麵色未免有些赫然。
林緒之一挑眉,在賈赦的記憶裡,這位可是個水平不怎麼樣的死書呆子(因他兩次皆沒考上),卻偏偏極得祖父父親的看重,連同母親也偏心不已。
可今日一見,此人光看氣質跟行事,真心比賈赦這無所事事的紈絝好出一條街去,怪不得能得這麼多人讚譽。
也回了個禮,客氣道
“都還安康,父親還等著,我們應先去見他才是。”
賈政有些詫異今日的大哥居然挺好說話,整個人也感覺沒了以前的油滑氣。
卻也知道父親召見,不好讓他久等,便回道
“大哥說的極是。”
兩人這才進了正堂,一進去先行了禮。代善讓他們坐了,這才說道
“今日叫你們來,是有些事要交代你們。
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知道,熬不了多久了,索性把後事都交代清楚,免得你們兄弟失和,骨肉相殘。”
賈政本要聽父親要交代什麼事,一聽這話一驚,忙與大哥對視一眼,兩人一齊起身
林緒之知道這人頂多也就五六年的光景,麵上卻還是做出驚詫樣“父親何出此言?”
賈政道“父親折煞孩兒了,隻身體有些不爽,哪就到了這般地步?”
賈代善歎口氣
“為父的身體為父知道,今日我便給聖上上折子。”
這才看向賈政“你大哥乃是嫡長子,於情於理,這爵位都是他的,你沒意見吧!”
賈政一聽這話忙道“這本是應當的,我自沒有彆的心。”
雖有些失落,大哥不過比自己早生了幾年,卻不用像他一樣努力,便能輕鬆獲得爵位。
但他自小就知道這點,況且大哥文武皆不愛,於仕途經濟也毫無興趣,若是沒了這爵位,當真不知如何渡日。
但他就不一樣了,雖兩試不第,但他極有把握,這次便能有所建樹,沒必要眼紅大哥的前程。
代善見狀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轉向了林緒之
“我知你自小不滿我們偏著你弟弟,但你是我的嫡長子,卻不願意擔起這份責任,彆看我在聖上麵前極有臉麵,可一旦我走了,你又不知輕重,參合到那要命的事端裡,這一家子人就都要搭進去。
你便改了吧,從今日起不要再出府去了,待恩旨下來再觀後路。”
“我還給政兒求了一份差事,若聖上同意了,你便好好當差,不要辜負了皇恩浩蕩。
這屆科舉你便不要去了。”
賈政一聽大驚失色,驚叫了聲“父親……”
“好了,我意已決,我知道你素有誌向,但你大哥襲了爵,你卻還是個白身,若不趁機上折子,我怕是等不到你科舉及第了,到時可如何是好。”
林緒之見賈政眼睛都紅了,上前勸道
“父親便準了二弟所求吧,讓他一展身手,等這次再不成,您再上折子,到時……聖上也必會準的。
何必這麼著急,斷了他的科舉之路不說,且他素有才名,您這折子一上,恐怕他人都隻當弟弟是沽名釣譽的偽君子。
就算有了前程,日後定遭人排擠。
您看敬哥是正經科舉取士的舉人,因著身上打著武將的簽子,過得也甚是艱難。
您若真給的求了官,二弟怕得多熬好些時日,到時……將他置於何地?”
賈政不妨這個平時不睦的兄長為自己說話,立時有些感激的看了他一眼。
代善聞言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這才發現他與往日的不同。
隻當昨日的事讓他改了身上浪蕩氣,心中大懷安慰。
這是長子第一次這麼像話,便多考慮了幾分。
作者有話要說原本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榮公死後,長子賈代善襲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勳史侯家的小姐為妻,生了兩個兒子:長子賈赦,次子賈政。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長子賈赦襲著官,次子賈政,自幼酷喜讀書,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代善臨終時,不料遺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時令長子襲官外,問還有幾子,立刻引見,遂額外賜了這政老爹一個主之銜,令其入部習學。
而這就涉及代善死的時候諸人的年齡問題了。
書中,王夫人說自己望六,也就是50出頭。
同時,老太太說自己到賈家50多年。一般來說,超過55年,就會說我到賈家都已經60年了。
所以賈母大約嫁給賈代善53~54年,因為賈赦年約53歲,賈政約49~51歲才符合條件。
以賈政被皇帝給額外主事這官來看,作為好讀書的賈政,年齡不會大太。
因為書中專門就賈家讀書人的文憑給予了說明,賈敬進士,代儒舉人,賈珠進學,惟獨沒說賈政的功名,所以賈政最多和兒子賈珠一樣,屬於監生或者秀才。
舊製鄉試考舉人三年一次,賈政同兒子賈珠一樣,18歲參加開始,到36歲時多需參加9屆,最少7屆。
作為一個好讀書,有品德,人人評價都不錯的賈政,這麼多次沒考上舉人,顯然有些不可能了。
因此,相對來說,賈政2530時賈代善死比較合理,此時賈政多則需要參加5次,少則3次,中間病一回不參加,才算是還說得過去。
再以賈蘭年齡推算。書中說,賈珠20歲死,即便算遺腹子,賈蘭也當在賈珠21歲時生。由於賈蘭在老太太說自己到賈家50多年時約6~8歲,此時賈珠當在27~30歲左右,即賈代善死時,賈珠7~10歲。
聯係書中對賈璉的介紹,他在代善死時大到3~5歲。
所以我才說林緒之看賈代善不過年光景。
有些人說賈政做官全靠著他爹,不然肯定考不上。
但你要知道,有五十少舉人的話,而且林如海如此推崇賈政,他必定不會是個空殼子。
而他的升官之路是這樣的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是紅樓夢開篇第七年,寶玉七歲。賈政是工部員外郎。
寶玉十三歲時賈政外放錢糧差,三年後轉學政。
這樣,賈政大概用了15年的時間從六品主事升到了三品學政,平均5年升兩品,不快但也沒什麼阻礙,算是仕途順利了。不過沒有擔任過地方主官,沒有曆任府縣,又因為蒙蔭沒有進士身份,走不了翰林禦史的路線,沒有前途沒法入閣或擔任六部主官是肯定的了。
賈政任學政期間”秉公辦事,凡屬生童,俱心服之至”,因此回京後得到吳巡撫保舉,皇上擢升他為工部郎中。元春、王子騰去世後,工部將賈政保列一等,皇上念賈政勤儉謹慎,即放了江西糧道,於寶玉大婚次日起身赴任。此次出差將近一年,於次年正月初以”不諳吏治,被屬員蒙蔽”的罪名被參回京。
但他確實有些能力,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假正經”、“繡花枕頭”。
——很多摘自紅學家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