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
這個聖旨一下來,瞬間滿宮歡騰,說實話,康大大登基二十年以來,因為他爹順治遺留的曆史問題太多,所以一直忙著日天日地,至於後宮各主位全不全?誰有那個閒功夫管這事?
康熙八歲(虛歲)登基,一上去名為皇帝,其實也就看個熱鬨,朝中大事基本就是太皇太後跟四輔政大臣商量著辦。
剛開始兩方掣肘著,政務還算和諧,但時間一長,輔政大臣裡鼇拜權勢日盛,就不怎麼看得起其他三個了,老想著一人拿著權柄,把其他三個都乾掉。
至於孝莊跟康熙兩?
這又不是順治朝多爾袞還在的時候,八旗裡有三旗都在他手上,又無條件為孝莊打call,那個時候,彆說鼇拜了,整個天下除了他誰敢對皇帝母子不敬?
至於現在?這老的老小的小,手裡既沒兵又沒糧,早就成了軟柿子,不捏一捏都對不起他手裡的精兵。
但鼇拜也是傻,膨脹起來就不知道吃獨食是要挨刀的。
孝莊康熙這祖孫受了氣也不舒坦,趕緊利用他弄死蘇克薩哈,其他兩個輔助大臣兔死狐悲的時機,利落地聯合了他們,該聯姻的聯姻,該拉攏的拉攏。
咱一個打不過,這不還有其他人嗎?一把筷子的故事誰沒聽過?
元後赫舍利氏跟第二任皇後鈕鈷祿氏都是這時候被弄進宮的,喏,一個索尼家的,一個遏必隆家的,不偏不倚,誰也跑不掉。
至於什麼情情愛愛,甚至充實後宮、繁衍子嗣,那都是不想的,這時候最大的目的,就是報團打倒鼇拜這個狂暴了的大boss,這兩皇後最初的作用也隻是個捆綁道具。
畢竟虛歲十二,實歲才九、十歲,康熙就是再天賦異稟,他也沒那個硬件不是?
這一鬥,就一直鬥了四年多,直到康熙八年的年底,鼇拜才算徹底倒台。
康大大一看這感情好啊!外頭搞定了,還是趕緊回家跟大老婆小老婆培養感情生孩子。
可沒想到才選了一屆秀女,孩子也才小貓三兩隻!正準備來場大的——雲南王吳三桂他又反了,還帶上了好哥們耿精忠、尚之信。
沒等康熙怒發衝冠,元後赫舍利氏又因為生太子……嗝屁了。
這大概也是康大大對赫舍利氏念念不忘的原因了,雖然老婆進門時年紀小,不能滾床單,但也是陪著他從艱難處奮鬥來的,風雨同舟、同甘共苦這幾個詞用起來也不虧。
要不自古以來有點良心的人怎麼都拋不掉糟糠妻呢?無非是認同感罷了!
內憂外患之下,得,享受還是放一放吧!繼續苦逼戰鬥中……
而這一仗一打就直到了現在,也怪不得康大大樂的大封後宮,大赦天下。
但甭管啥原因,升官晉位總是好事兒,不管是滿員了的四妃六嬪,還是空降貴妃的小鈕鈷祿氏,每個宮裡都熱熱鬨鬨的拾掇起來了。
唯一不高興的,可能也隻有承乾宮了。
佟家聽著不顯,但他是實實在在的康熙外家,要是沒有鼇拜整出來的幺蛾子,皇後肯定得出在這裡。
但人算不如天算,非但送出去兩個後位,赫舍裡氏死之前還留下了太子。
這小子恰逢其會,出生的時候正值三藩之亂開頭,軍心不穩。
反正康熙那時候正跟赫舍裡氏感情好,他一咬牙就立了這個太子,這八年基本是一邊研究軍用堪輿圖,一邊抱著兒子教。
長久下來,原本的權益之計,也徹底變成了真心實意。
為了他,康熙甚至斷了親表妹佟佳氏稱後的機會。
顧嫵被抱養在承乾宮的時候,這種情況就初現端倪了。
他連威脅太子地位的貴妃親子都容不下,更彆說立新後了,佟佳氏心裡未必沒底。
但猜測是猜測,真要□□裸地揭開,誰能不傷心呢?這又不是一塊點心的事。
不論是皇後之尊,還是親生子,都不是寬容大度四個字就能解決的。
所以康熙大封後宮,闔宮歡慶的時候,位比副後的皇貴妃佟佳氏非但高興不起來,恐怕都快氣的嘔血了。
顧嫵以為她回承乾宮的時候,非得看到佟佳氏氣病了不可。
但沒想到他進去的時候,裡頭歡聲笑語的,聽著一片和樂。
顧嫵仔細聽了聽……哦謔!怪不得呢,原來康熙在啊!
他來的這麼快,怕也是覺得自己做的理虧了,畢竟人家一個皇後沒了就算了,他還平白提了個貴妃出來——為平衡後宮勢力,給鈕鈷祿一脈吃顆安心丸。
聽宮人稟告五阿哥到了,兩大人也收斂了些。
這要是小時候當然不用,反正他也不懂,但孩子大了,這點體統還是要的。
免得他聽了什麼不該聽的,看了什麼不該看到出去學舌——以胤禛的記憶力,那樂子可就大了。
等康熙態度極好的考校過兒子的功課,誇了幾句才把他打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