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
日子就在兩人感情突飛猛進的時候,飛快的溜走了。
一轉眼,連每天忙著給兒子看病的康大大也沒精力管這個事了。
因為康熙二十九五月三日,葛爾丹無視康熙指令,率兵渡烏爾紮河,將擊昆都倫博碩克圖、車臣汗及土謝圖汗,隨後入犯烏珠穆沁地區,徹底反了。
其實自二十七年,噶爾丹親率三萬騎兵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占領整個喀爾喀地區,使喀爾喀三部首領倉皇率眾數十萬分路東奔,逃往漠南烏珠穆沁地區1,又不聽康熙責令,紮兵邊疆,朝廷內外早就有了他們會謀反的準備。
隻是當時孝莊文太後剛歿,康熙悲痛欲絕,差點大病一場。
而朝廷裡,也因為明珠黨一案風聲鶴唳,不論糧草儲備,還是軍心士氣,都沒有準備妥當,實在不是申飭迎戰的好時機。
大家這才一道致力於裝作什麼也沒發生,擎等著康熙緩過神來搞個大的。
而這幾年以來,表麵上雖然絲毫看不出要打仗的跡象,但內有六部協近年稅收全力備戰,外有索額圖領康熙令與沙俄談判於尼布楚,斷葛爾丹後路。
可謂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因此葛爾丹一反,朝廷上下非但沒有一絲震動,還有種終於來了的踏實感。
劄薩克製軍情剛一傳過來,康熙立刻曉諭六部,著四品以上官員於乾清宮商議軍情。
短短一天之內,康熙先酌令理藩院尚書阿剌尼、兵部尚書紀爾他布率領鄂爾多斯、歸化今呼和浩特、內喀爾喀右翼等地抽調的七千人,攜十六門火炮,前往今內蒙古烏蘭浩特地區駐守。2
又命科爾沁親王率領各路集結的近兩萬部隊,前往科爾沁草原一帶建立防禦。
以防止了噶爾丹率部從蒙古直插遼寧,避毀大清“龍興之地”。
最後以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大皇子胤禔為副將,出古北口;恭親王常寧為安遠大將軍,五皇子胤禛為副將,出喜峰口待命。3
等等,這幾個人裡頭是不是哪個畫風有點不對?
這裡頭一乾主將毫無疑問都是康熙精挑細選過的,而大阿哥胤禔,二十歲的年齡,也正是龍精虎猛、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康大大放他出來見世麵蹭功勞倒也正常。
但這個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五阿哥是怎麼混進去的?還掛著跟胤禔一樣的職務?
這事要從五皇子不舉這個事情說起了,自兒子生病以來,雖麵上不顯,反倒頗為體貼的安慰自己,康熙是越發越不忍心。
又生怕他因病自毀,移了性情,便想方設法地把他帶在身邊,事無巨細、躬親教導。
葛爾丹謀反一事傳來時,以五阿哥的年齡資曆,本該沒有隨軍的資格。
但兒子這些天來鬱鬱寡歡(困的),對任何事情都興趣平平,好不容易開口要求隨軍。
自己哪能打擊他的自信心呢!
更何況不論年齡,單說兵法武藝,皇子中也就胤禔能與他相提並論了。
哎,這孩子心裡苦啊!這般文武雙全的巴圖魯,本應正意氣風發的時候,偏偏得了那種怪病,自己這個當阿瑪的要是還不體諒他,這不是把他往死路上逼嗎?
更何況軍務大事自有福全與長寧做主,做副將的也就長長世麵,蹭點功勞罷了,誰指望他們第一次上戰場就揚名立萬呢?
腦補了一圈的康熙果斷大手一揮,把將將一米六的五兒子打包送進了西征的大軍中,還占了個副將的名頭。
這一把騷操作,可把一乾兄弟們羨慕的直流口水。
本來按照計劃,大軍分路先至後,按兵不動,等康熙交代好朝中的事,隨後就到,再圍殲準葛爾大軍。
但理藩院尚書阿剌尼、兵部尚書紀爾他布長了一對豬腦子,他們不知道怎麼想的,康大大還在宮裡跟太子上演戀戀不舍、十八相送呢!
這兩人帶著自己手裡的七千餘人,十六門火炮,傻乎乎地就朝著準葛爾主力就撞上去了。
葛爾丹本來因沙俄半路掉鏈子,不肯賣給他三千滑膛槍苦惱呢!
就看有肥羊帶著槍炮人手送上門來,頓時樂不可支,款款地笑納了。
還借此揮軍南進,隻指京城。
這軍報一出,康熙差點沒被自家這兩送菜傻逼氣得吐血,也顧不上朝中事務了,下了個太子監國的旨意,就八百裡加急地往前線。
然而他雖然身體好,但養尊處優這麼多年,這一番顛簸,哪能不病?
所以到前線九天,就因久病不愈,隻得應“諸臣所請”,返回京城。
臨走前,他以當前形勢為基礎,做了戰略報告,未免再出現還沒開打,就有人送死的情況,他還特意寫信給兩兒子,讓他們視情況可自行其事。
但康大大他老人家,大概是看多了兒子們在他跟前低眉順眼的恭順樣,才低估了他們在外頭無法無天的鬨騰勁。
康熙一走,大軍按令包抄,剛到達目的地不久,大家連準葛爾大軍的毛都沒見一根呢!
兩邊的皇子們就紛紛拿著雞毛當令箭,自個帶著一部分大軍跑了,留下福全與常寧兩個主將麵麵相覷。
這皇子帶兵跑了倒沒有什麼,隻要不正好撞到準葛爾手裡,就出不了什麼大事,反正大頭的軍隊還在他們手裡。
但萬一點子就這麼背呢!他們久尋不著大軍主力,偏偏被準葛爾撞上了,那這兩皇子標準就是跑去送菜。
以□□護犢子的程度,一旦這兩祖宗出了事,那就算立馬把準葛爾殲滅了,他們也得完蛋,這可比戰場失利嚴重的多。
所以,趕緊的,什麼軍務都先放在一邊,先上折子找人才是最要緊的。
然而八百裡加急的折子剛送到康熙手裡,他正驚怒交加呢!
下一刻,五皇子帶領右路軍先鋒,全殲準葛爾大軍,並活捉準葛爾的軍報就緊接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