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心了老姐,可自己以前分明比小五大的,也不知道小五今年吃了啥金坷垃。
她倒是想多幫自家大姐乾點活,但李秀英自己都開口說話了,李玉香哪敢不聽。
而每天就算起的早了,她也隻會老老實實的坐在炕上看書,所以顧嫵醒來沒看到她才會多嘴問這麼一句。
“她幫媽出去賣油餅去了。”
顧嫵聽了小六這話感到一陣的詫異,七十年代初農村是會有集會,而且根據地理條件和人口多寡,還會有逢集日這一說。
像寧遠鎮,因為正好處於312國道旁邊,周圍的小村小鎮的又密集,所以每次都特彆熱鬨。
初時鎮上政府定的大家逢三、六、九的集,後來看這樣大家夥還一個勁抱怨不方便,就乾脆逢了雙日的集。
也就是說,每月裡農曆的二、四、六……這種日子,周邊彆的村的,要想給自家換些缺的物什,就會天不亮就糾結一大幫人一道來寧遠跟集。
但這賣的東西基本都本上都是農家土特產,你這邊往出去賣一斤麵,我那邊卻幾斤醋,換一換無可厚非。
但像精麵做的副食品、雞蛋、肉食……這種的東西,那可是明晃晃的違禁品了,要讓鎮上的民兵看到了,沒收都是好的,說不定還得把人拉到班房1裡好好問一問了。
“這些東西哪來的?”
“是不是家裡偷摸往牲口了?想挖社會主義牆角啊?”
“啥?從百貨商店買來的,那自家不吃還往出去賣,判你個投機倒把沒毛病!”
所以一聽裡李秀英出去賣油餅了,顧嫵趕緊起床洗漱,把小六往李老太太那裡一放,就出門找人去了。
她出門剛拐個彎,還沒走幾步呢,就見顧慶海拉著個架子車,李秀英跟李玉香兩個正幫著推呢!
顧嫵上前幫著推了一把,悄聲問李秀英“怎麼回來了?”
不會這會兒功夫,東西就全被沒收了吧?
李秀英一提起這個就高興“賣完了,正好有跑長途的車隊,我剛一揭蓋著油餅的簾子,這群人就搶光了,幸虧有你爸跟小玉跟著,不然我肯定來不及收錢的。”
“你是不知道,兩大鋼種鍋2油餅,一個兩毛錢,沒一會兒連一個都沒了,我看今個晚早上上怎麼也得……”
李秀英還想說話,就聽見前邊的顧慶海“吭”了一聲,她臉色一邊,說了句“回家再說,就哼哧哼哧的又推起來了。”
等大家夥一進門,李秀英揭開門簾子往外一看,連外頭沒人,才把門關了。
抖開自己的圍裙就把裡頭的錢放了一炕桌。
顧嫵上前一看,一分的、兩分的、五分的、一角的、兩角的紙幣,硬幣都有,亂蓬蓬的一大丟。
裡頭偶爾還夾雜著一塊、兩塊的紙幣。
顧嫵還沒動,聞訊而來的小六高興的嗷了一聲,立馬上炕跟李秀英一起數錢去了。
“大,油餅外頭不是不讓賣嗎?被人告到鄉上怎麼辦?”
顧慶海正笑咪咪的看自家傻婆娘跟小不丁數錢呢,一聽大閨女的話,漫不經心的解釋
“沒事兒,都快過年了,民兵們都放假了,沒人管的。”
要不是自己也不會光明正大的出去賣油餅麻花。
而且昨晚自己就得著消息了,還特地把這事跟村裡人傳達了一下。
錢這東西又不咬手,能存一點是一點,所以今天村裡家家戶戶基本上都出來賣東西了,也就是掙多掙少的區彆罷了。
誰這麼不要命,敢在這檔口壞大家夥的事?
就算真有那死心眼的真跑去舉報了,他有證據嗎?
就算豁出去把全寧遠的人都給得罪了,人家鎮上的民兵也不見得管,畢竟能在這裡上班的,基本都是鎮上的人,平時撈撈油水就算了。
現在都放年假了,再出來討嫌,人家自己還不乾呢!畢竟誰能這都年關上了,他們自己弄回來的新鮮貨也得出手呢!
不過賣油餅可真賺錢,自己大概算了算,一天的純利潤下來,都能比的上一個八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了。
可彆小看隻是八級工一個月的工資,這年頭能熬到一個八級工人,那怎麼也得二十年的工齡,還得技術過硬,全場工人半數以上的投票呢!
作者有話要說20號
1班房指牢房的方言
2鋼種鍋以前大煉鋼時期出現的家用鍋的一種,有興趣的可以查一查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