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高熲擔憂張麗華的絕世美貌,會使隋朝滅亡,便說“從前薑子牙蒙麵斬妲己,今日豈可留下張麗華這個紅顏禍水。”
於是,老高就擅自把張美人兒給斬首了。
就為這事,讓楊廣懷恨在心,聲言日後必報此仇雲雲。
其實不然。
曆史上的楊廣,絕不像曆代史學家們所著,民間傳說的那樣。
很多人都沒有仔細想過,如果沒有楊廣四處征戰開疆擴土,萬邦諸國怎能來朝稱臣朝貢,從而奠定華夏神州的大天、朝地位?
如果沒有他北修長城北伐突厥,唐初北疆怎能比較安定?
如果沒有他三征高麗,唐初東北怎能相安無事?
如果沒有他開通運河,宋的繁榮怎麼來?
如果沒有他開創科舉,庶族子弟怎麼有機會位列人臣?
如果——
煬帝,是一位被大業給壓垮的皇帝!
他為的不僅僅是他自己,他更是為了百姓,為了國家。
楊廣怕他在有生之年,不能全部完成這些宏圖大願,所以要加快實施,想為後世留下財富,留下文化,留下真正的大隋精神!
但結果,他卻被大業給累垮了。
煬帝駕崩已經一千五百年,就臭了一千五百年。
民間傳說的力量,是可怕的。
直至現在,幾乎都沒多少百姓知道,在公元589年時,年僅20歲的楊廣就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1萬大軍南下向陳朝發動進攻,並完成統一。
隋軍在楊廣的指揮下,紀律嚴明、英勇善戰,一舉突破長江天塹,所到之處,所向披靡。
而對百姓則是秋毫無犯,對於陳朝庫府資財一無所取,博得了人民廣泛的讚揚。
“天下皆稱廣以為賢!”
這句話,就是當時民眾對楊廣的稱讚。
楊廣在20歲時,就完成了華夏神州的統一大業,結束了上百年來神州分裂的局麵,也結束了三、四百年的戰亂時代,讓國家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
開皇十年,南陳舊地的一些地方爆發大規模的叛亂時,楊廣被任命為江南的總管,駐營江都,平定叛亂。
他在南方的任務,相當的複雜,艱難,為緩和南方的怨恨和懷疑,在軍事占領後推行合理的行政,打破阻礙南人成為忠於隋室臣民的許多政治和文化隔閡——
修通運河。
西巡張掖。
開創科舉。
開發西域。
東征高麗
這五大工程,可以概括楊廣的一生。
可惜的是,後人在提到楊廣時,卻隻記得他殺兄奸嫂,不顧百姓死活大挖運河,三征高麗勞民傷財等暴行。
堂堂一代君主,死後卻連下葬的棺材都沒有,隻被忠於他的皇後等人,倉促間收斂在了流珠堂下。
直至被忠於煬帝的軍士,趁深夜電閃雷鳴之際,才把他的遺體偷走,遠遁東北,葬於十萬大山深處。
楊廣被安葬的山穀,從那之後更名為帝王穀。
把他的遺體偷到這兒來的軍士,自甘擔任他的職業守墓人。
在帝王穀的穀外居住,是為八百。
千百年過去,數十代八百居民,用他們的雙手,建造出了一棟九層聖塔,才讓這位偉大的帝王,終於有了配上他身份地位的安息之所。
九層聖塔內,每一層都有絕對忠誠於他的文臣武將。
像宇文述,麥鐵杖,張須陀等人的雕塑,都在九層聖塔內。
還有楊廣那位苦命的皇後娘娘蕭皇後。
說起這位蕭皇後,史書上的記載,也是相當——有趣的。
忍不住的想聊聊她,哪怕被罵灌水。
曆史上迷倒君主的妹妹,堪稱是不計其數。
然而,曆經多次改朝換代,卻還能讓美女成群的君主,都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華夏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數的
而蕭皇後就是這樣一位奇女子,一舉摘下了曆史上最搶手女人的桂冠。
蕭皇後天生麗質,嬌媚迷人。
至於說她美到什麼程度,語言可能根本無法描述,從她年近五十仍讓李世民看得丟了三魂六魄來看,傾國傾城應該是當之無愧的。
也許,蕭皇後天生就是一個人間尤、物。
出生時,一個占卜奇人曾為她的相貌而驚奇不已,仔細推算了其生辰八字,最後得出了八個字的結論——母儀天下,命帶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