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婷話音落下,古三思有些不解的說道:
“婉婷你此話怎講?遼陽人有什麼不好嗎?這大乾的天下都是我們遼陽人打下來的··················”
陳婉婷解釋道:
“三思,我不是說你們遼陽人不好!”
“但你不覺得你們朝堂上的遼陽人太多了嗎?”
“你們遼陽人占據了朝堂上大半的位置!這對天下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三思你是遼陽人,戶部尚書崔紹是遼陽人,大理寺卿朱孝文是遼陽人,左都禦史王懷義是遼陽人,刑部尚書柳寧雖然是幽燕人,但是在遼陽也是做了十多年的官,也算是半個你們遼陽幫的成員!”
“五個尚書中,隻有工部尚書陳輔和禮部尚書蘇儀跟遼陽幫沒關係,但陳輔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一個乾活的,在內閣中根本說不上話,依我看大乾內閣還不如改成叫做遼陽閣算了!”
“而在你們之下,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乃至最下層的書辦,你們遼陽人也都是占據了大半的位置!”
“各地的布政使,按察使遼陽人也都是占據了很多位置,像馬潤川,戚德朝,張誌文等等!”
“這天下雖然是你們遼陽人打下來的,但是遼陽人占據這麼多位置,本事也實在是太大了吧!”
古三思聽到這裡,也是立刻明白了陳婉婷的想法,旋即也是陷入到了沉默中。
見此陳婉婷也是握住了古三思的手,十分誠懇且鄭重其事的說道:
“三思陛下雖然也是遼陽人,但我相信陛下絕對願意看到一個非遼陽人,跟遼陽幫沒有任何關係的人成為吏部侍郎!”
“陛下一直說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從這一點來看遼陽人占據這麼多位置是不正常,是需要被改變的··············”
聽到陳婉婷這麼講,古三思也是神色複雜的點了點頭道:
“婉婷你說的有道理!我們遼陽人確實占據了太多位置!”
說完古三思沉吟片刻後,又是抬起頭說道:
“婉婷你覺得幽燕副布政使張義麟如何?”
“張義麟他是幽燕人是前周的進士,之前一直在齊魯當縣令,有底層的經驗,在農業生產,發展經濟上都做的不錯,他當初也是因此被調到了中樞,然後擔任漁陽知府,在和羅卑互市這件事情上也做的很不錯,因此被提拔為了幽燕的副布政使輔佐張誌文!”
“不過據說張義麟和張誌文在工作上有些分歧,鬨了一些不愉快!”
此時此刻陳婉婷真的從相公口中聽到那個名字後,也是立刻心花怒放,不過在古三思的麵前,她也是極力壓製內心的喜悅,裝作有些意外的問道:
“三思,你是說張義麟?”
“嗯!對就是他!婉婷怎麼你認識他嗎?”
陳婉婷微微額首道:
“我爹和張義麟他爹當年在官府是同僚,我們兩家住的又比較近,所以說很熟悉!”
此時輪到古三思有些意外的問道?
“婉婷你和他還有這樣一層關係嗎?”
“那婉婷你對張義麟有什麼了解?”
陳婉婷沉吟了一下才是緩緩說道:
“張義麟他爹因為隻是秀才的功名,所以仕途發展的不是很好,做到最高的位置,也隻是一個縣丞而已,他爹對此非常遺憾,因此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張義麟的身上,想著張義麟能夠金榜題名封侯拜相·················”
“所以小時候我和鄰居小孩一起玩的時候,張義麟他都是在學習,他爹天天看著他讀書!”
“張義麟自己也很有天賦,所以便中了進士在翰林院待了一段時間,當時他的老師徐憲出任齊魯布政使,張義麟也跟著一起去了,應該是想著跟著老師混,在齊魯能有一個好前程!”
“是誰曾想他老師徐憲在齊魯待了不到一年就病逝在了任上,他因此也被齊魯本地任排擠,被趕出了布政司擔任了縣令!”
“在我看來張義麟就是正人君子,不僅作風好,能力也很強!”
古三思聞言微微額首道:
“張義麟能力確實不錯,他在漁陽的跟羅卑人的互市是做的最好的,每年都能給朝廷帶來至少一萬兩銀子的稅賦!”
說完古三思也是下定決心道:
“婉婷既然你對張義麟評價這麼高,那我就決定了,把他也寫在名單上呈給陛下!”
此話一出陳婉婷心裡頓時非常高興,但為了不讓古三思起疑也是說道:
“三思,我也已經好久沒有見過張義麟,所以我對他了解的也多是小時候那些事,你要推薦他的話,你可要好好了解了解他,這舉薦吏部侍郎可不是小事,可不能馬虎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