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份本就來路不正,若是惹得肅國公起疑,得不償失。
穩妥起見,得言之有物。
買到書籍後,蘇信陽提著書籍回國公府。門房見小少爺提著一摞書回來,忙上前幫忙,被對方拒絕。
“不用,男子漢大丈夫,這點東西都要人提,那太沒用了。”
蘇信陽謝絕後,提著一摞書回自己的院落。
剛從外麵的回來肅國公正好聽到了這話,看這個孫子的眼神比之前稍稍順眼一點點。
蘇信陽自然注意到後方肅國公,那話是故意說給對方聽的。
回到自個的院落後,蘇信陽對著院中的小廝吩咐道:“本少爺要看書,無事莫要打擾。”
“好的,少爺。”
蘇信陽第一時間翻開《小譚遊記》,逐一看過去,直到書籍過半時,終於看到了主人公在某一處古村落裡遇到了瘟疫的情節。
他仔細讀完瘟疫篇後,可算放下心來。
院子裡伺候的小廝見小主子進入後,到現在都沒出來,那用功讀書的模樣,讓他們很是欣慰。
作為下人自然希望主子上進,主子上進了,他們才有前途。
若主子是紈絝,惹出點什麼事,受苦受罪的人必然是他們這些伺候的人。
“時辰不早,該到用膳的時間了。”
幾名小廝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敢去打擾,生怕被小主子罵。
在他們準備用石頭剪刀布的法子來決定人選時,書房的門打開,蘇信陽自個出來了。
到了內廳(即:用餐的地方)時,幾位伯娘都已經到了。蘇信陽一一叫過去,最後叫了謝三郎正妻一聲嫡母。
他現在是放在謝三郎正妻的名下養著,名義上是嫡孫。
大伯娘很喜歡乖巧聽話的蘇信陽,招呼著他落座,“今兒個怎麼這麼遲?”
“回大娘,方才在書房裡看書,看得入迷,忘了時辰。”
“哎呦,鶴齡是個讀書料子。大娘我就喜歡孩子多讀書。”
她兩個兒子喜歡舞刀弄槍的,結果一去不回。
若是做個讀書人該多好。
現在瞧著蘇信陽喜歡讀書,自然是高興的。
若沒有他在,這個國公府無人繼承,也就徹底散了。
好在還有這麼一根獨苗苗在,未來就靠他支撐起國公府。
在他們說話間,老夫人與國公爺到了,一眾媳婦連同蘇信陽一道起來迎接。
“都坐吧。”
眾人都注意到了公爹神色不佳,似有心思,她們都想到了最近上京城內因瘟疫之事,鬨得人心惶惶。
老夫人見老伴吃了幾口便放下筷子,很是心疼,寬慰道:“你就是一個莽夫,瘟疫之事,你再操心也無用。瘟疫之事,自有朝堂上其他諸肱會處理。”
謝老夫人就差指著他鼻子說,你就是瞎操心。
蘇信陽抓住時機,開口詢問,“祖父,那瘟疫是何症狀?”
現在外麵都在傳瘟疫之事,有人說會高熱,有人說會四肢抽搐,又有人說會忽冷忽熱,總之每個人說法都不一,上京城的人又沒親眼見過,大多都是以訛傳訛。
見家中人都好奇,謝國公開口道:“凡感染者,全身瘙癢難耐,且身上長有紅色塊狀,且伴隨著高熱,嚴重會口吐白沫,昏迷不醒。”
喜歡逃荒,我全家都是重生的家都是重生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