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眼中,股權投資是冒險,但這隻是一種偏見,看似有風險,利潤空間大,冒險是成功的前提,無風險的利潤,到最後就是無利潤,再說了,股權投資的風險比股市還要低,股市造成多少人破產,數不勝數,股權投資卻沒有聽到多少破產的”
趙子明開個個玩笑,接著說
“對於你們投資方來說,儘可能降低風險的一種手段就是壓縮自己成本,而對於經營方來說,降低公司的估值則不能被接受。
我們之所以提出遠超同行的180億估值,是基於對公司所處階段的判斷,金龍的風控技術已經成型,下一步就是不斷收集數據,降低違約率,進一步擴大消費分期業務。
打個比方來說,就是企業的研發已經完成,正處於量產階段,盈利的前景可期,相必你們也有判斷,投資金龍,基本上沒有什麼風險,隻是掙多掙少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要的估值高一點,也沒什麼”
楊小龍沉默不語,他之所以接受180億的超高估值就在於此,金龍從外部競爭來說,已經無所畏懼,唯一可慮的就是大層麵的政策。
隻要國家不搞一刀切,取締網貸行業,金龍就能活的很滋潤,而且越往後,品牌效應越強,越能在投資人心中建立信任感。
“至於國家政策上的風險,我覺得不用擔心,整頓是必然的,完全封殺也是不可能的”
趙子明仿佛看透了楊小龍的心思,笑了下,說出自己的判斷。
隨著競爭的加劇,會出現很多違法違規的事情,這個也避免不了,隻能注意自己,不要引火燒身。
楊小龍很同意趙子明的判斷,現在網貸業野蠻生長,遲早會引起國家出手整頓,不過那個時候,相信他們已經離場。
任何行業的繁榮,都離不開最初的放任,尤其是國內一向有‘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傳統,為了發展,摸著石頭過河,也是被允許的。
不過當繁榮達到一定程度,亂象叢生,就是整頓之時,真到了那個時候,整個市場才是草木皆兵。
然而,楊小龍有另一個判斷,國家隊的出手,說不定反而是金龍的機會,烈火淬煉真金,一旦網貸公司倒閉成風,風聲鶴唳,反而更能襯托金龍的優秀。
現在,金龍公司氣勢如虹,很大一部分靠廣告打出來的,一百個投資、借款人中,不知道有沒有一半的人,能看出金龍的不凡。
人雲亦雲是大家的通病。
金龍貸雖然月流水不斷突破,盈利提升卻不大,趙子明多少有一點情懷在裡麵,尤其是看到一些家破人亡的新聞後,心生惻隱。
在《江湖》上線後,趙子明力排眾議,多次下調貸款利率,他不準備在這上麵掙多少錢,看中的是其他方麵。
雖然在某些圈子得到不少好評,可惜對於整個網貸市場來說,這點情懷微不足道。
金龍空有獨霸天下的技術,卻抵不過人心。
貸款違約率即使降低到萬分之一,也抵不住其他公司30的利率,風險沒來之前,每個人都以為離自己很遠。
所有的平台都在宣稱低風險、無風險,即使有違約,公司也可保底。
事實也是如此,隻要資金鏈不斷,再高的利息也能付的起。
理財端如此,貸款端也如此。
對於很多貸款人來說,在錢到手之前,多還一點,少還一點,根本無所謂,複雜的違約金、利息計算公式,讓人頭昏腦脹,一旦出現變故,無法按期還款,開始痛罵網貸公司沒良心,吸血鬼。
趙子明對此也很無奈,隻能做一點力所能及的。
簡單說了一下自己的判斷,也不在意對方是否認同,畢竟大勢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