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王國!
“趙總,loyal3公司有回應了”,
辦公室內,沈依依將具體情況說了一下。
趙子明聽完,有點沉默,他正麵臨一個重大的抉擇。
金龍公司的上市計劃已經開始,大概需要六個月到一年的時間進行籌備,本來事情已經全權交給楊小龍處理。
這是b輪融資時,雙方達成的協議。
借助楊小龍深厚的海外關係,為公司上市掃清障礙。
對於金龍的經營,楊小龍除了一點資金,基本沒起到什麼作用,和李偉相比,差的太遠。
在a輪融資後,李偉憑借深厚的政商關係,為金龍的發展,保駕護航,幫著金龍度過最初的艱難。
當然,李偉也取得了豐厚的回報,a輪的五千萬美元,已經獲得近十倍增值,而隨著公司的上市可期,還會有更大一輪的爆發。
相比而言,楊小龍對公司的貢獻,就有點相形見絀了。
不過因為各自的優勢不同,趙子明也無話可說。
上市計劃開始籌備,楊小龍提出了承銷商要求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就有點過分了。
不過也沒有辦法,買路錢嘛,整個華爾街都是一樣,沒有誰是做慈善的。
大家都以賺錢為目的,層層盤剝。
基本上沒有低於20的股份,投行不創造利潤,隻吞噬利潤。
前段時間,趙子明偶然得知loyal3公司,在美國的舊金山,作為一家新型投行公司,業務模式與傳統投行迥然不同。
如果沒有選擇,接受楊小龍的條件也不錯,畢竟對方實力雄厚,人脈廣,沉浸多年,穩妥沒有風險。
但有了loyal3的對比,趙子明很容易懂得取舍。
loyal3的業務模式,就是用科技手段實現多贏,拋棄傳統的機構承銷商,選擇上市公司自己的生態圈。
把上市公司的股票,不直接賣給三家機構,而是賣給三百家,甚至三千家小合資夥伴和員工、顧客們。
雖然說起來簡單,真正操作起來,需要很強的技術支持。loyal3用it化的平台,在上市之前把承銷的部分拆成很多小塊,然後分散給大量的合作夥伴,為上市公司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目前loyal3公司正在開拓業務,和趙子明一拍即合,甚至承諾了很低的費用。
既然郎有情,妾有意,趙子明當然不會拒絕。
不過現在麵臨的問題是,該如何清理楊小龍的勢力。
既然不打算借助對方的人脈,那麼當初的條件也就沒有意義,趙子明自然不會多容忍他,讓他搭個順風車。
趕走楊小龍,趙子明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不說他幾次三番,想插手自己和蘇子偉的爭鬥,作為一個成熟的人,自然以利益為重。
既然楊小龍沒有利用價值,他就不能再竊據高位,德薄而位尊,向來是大忌。
如果楊小龍識趣,趙子明可以勸他主動退出,當初投了兩個多億,現在差不多翻倍,幾乎百分百的回報。
情況發生變化,也不能認為當初選擇楊小龍的b輪融資就是錯誤,畢竟2億多的美金,也乾了不少事。
有多大能力,承擔多大責任。
“他會主動退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