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說,由數字集團技術支持的“天眼”工程,即將投入運營。
到時候,整個城市大部分區域納入監控範圍,24小時、無死角、全覆蓋,刑事案件發生率可以大幅度降低,甚至無線接近0。
誇一句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也不為過。
由於數字集團在人工智能上的突破,東方大學計算機係和數字公司“藍色大腦”部門合作,做出了一個叫li的唇網係統,構築了grid數據集。
這個係統可以幫助人工智能識彆唇語,並且準確率高達100。
這就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li係統和數字集團現有圖像處理係統結合,打造出了全新的“天眼”網絡。
可以對攝像頭內所有正在謀劃、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的刑事案件進行監控報警。
當然,由於硬件的限製,還做不到全城覆蓋,但相比過去已經有了天地之彆。
這就是通用人工智能的威力,幾乎可以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麵麵。
那邊,圍棋人機爭霸賽進行的如火如荼,這邊,監控領域的革命已經發生。
上海各大電視台、廣告等新聞宣傳媒體,最近幾日對“天眼”工程進行了鋪天蓋地的解讀,幾乎在每一個上海市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天眼,無犯罪。
東方衛視聯合市公安局,特彆策劃一檔節目,以測試天眼工程的反應速度,應對智能,看一看重金打造的監控係統,究竟能發揮多大作用。
由美女主持人方悅親自扮演歹徒,配合欄目組其他工作人員,在“天眼”鏡頭下,策劃一起恐怖事件。
然而,意外發生了。
“天眼”後台竟然沒有任何報警。
一時之間,群情激奮,輿論洶洶,眼看就要打臉。
要麼是係統故障,要麼是牛皮吹的太大。
“天眼”工程和之前監控係統相比,沒有任何質的變化。
然而,調出後台日誌才發現,智能係統已經更進一步,識破了欄目組的扮演,作為虛假危險被忽略。
讓人不禁懷疑東方衛視與公安局在演雙簧。
如果不是“天眼”係統成功預警了一起突發傷人事件,市公安局苦心積慮的亮相,就要付諸東流了。
隨著成功預警的案件越來越多,“天眼”工程才算擺脫誤會,正式投入運營。
數字集團為了配合“天眼”係統,特向市公安局捐贈了十億人民幣,建立“天眼”超算中心,應付日益龐大的數據處理。
當然,對於趙子明來說,此舉也不是單純的做好事、拉關係,更是為了樹立集團的形象。
整個“天眼”係統,耗資巨大,花費不菲。
僅軟件這一塊,趙子明給的友情價就超過十億元,更不要說,更加昂貴的硬件設備。
雖然看似軟件更重要,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但國情如此,硬件設施價格遠超軟件內容。
如果沒有遠超同濟的技術,這麼大一塊肥肉,也不可能被數字集團一家吃掉。
整個項目,硬件設施供應商超過了三家,每一家都背景深厚,關係通天,
趙子明對利潤看的不重,趁此機會,乾脆直接一點,十億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花錢買名聲。
市政府花十億購買“天眼”係統軟件,轉個手,變個形式,又回到了政府手中。
可以說,經此一役,數字集團雖然沒有多少盈利,但在其他方麵的收獲,足以讓人羨慕。
徹底在遠東這個金融中心紮下了跟,成為本地人的驕傲。
雖然老板是外來戶,但數字集團可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企業,從心底上,成了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