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王國!
“圍棋人機爭霸賽”開展的如火如荼,成功吸引了世界各國媒體爭相報道。
人工智能的噱頭,圍棋的高複雜性,讓比賽一開始就成為焦點。
幾乎不用任何推廣,關於它的報道已經鋪天蓋地。
在比賽的前幾天,人們還激烈討論,人工智能與人類智慧的巔峰對決,誰勝誰敗。
隨著比賽的進行,無數人都無言以對,勝負竟然成一麵倒的趨勢。
從8月1日開始,人工智能多次對戰世界頂級棋手,共取得了30勝0負1和的成績。
小智擊敗的選手中,包括韓國世界冠軍李世石、樸廷桓,中國世界冠軍古力,柯潔,棋聖聶衛平。
這是一次顛覆性、碾壓式的比賽。
從比賽過程來看,小智的傳奇還將繼續。
棋壇頻頻傳來的“戰況”,攪動整個行業,圍棋屆哀鴻遍地。
從國內到國外,從東亞到北美,從網絡到現實,圍棋運動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深入人心,廣為人知。
作為一項古老而又傳統的競技,借助人工智能,煥發新的光彩。
同樣的,小智之所以帶來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不僅僅因為百勝戰績。
同時在於,它拋棄了傳統圍棋屆的固有定式,這裡麵所蘊藏的深意。
簡單地說,圍棋向來有“金角銀邊草肚皮”的說法,幾乎成了棋手的固有模式,但對於人工智能來說,不存在任何“不變”。
小智的下法,在人類看來,匪夷所思,離經叛道,找不到一絲熟悉的痕跡,推翻掉了很多“必須這麼做或不能這麼做”的成見。
但並不是說,這麼下棋是錯的,相反,它發現了人類的盲點。
小智結合了深度學習和增強學習,掌握了圍棋的規則之後,風格自成一派,總結出一套完全新的規律,效率更高。
根據官方透露,增強學習不再需要像深度學習那樣,需要強大的算力。
此次人機爭霸賽,對戰各路棋王的人工智能,是用單機完成的任務。
無法想象,而又不得不接受。
作為第一個被橫掃的領域,很多職業棋手哀歎,人工智能毀了圍棋。
而在更大的範圍上,一度出現恐慌、憂慮。
不少知名人士對此持有悲觀態度。
英媒稱,斯蒂芬霍金教授說,人工智能的發明可能是人類曆史上最大的災難,如果不加以恰當管理,會思考的機器可能終結人類文明。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說,人工智能是人類明麵臨的“最大危險”。
對於西方世界來說,通用人工智能的誕生,是個無比糟糕的消息。
整個社會的情緒,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謹慎中含著樂觀。
數字集團開發的通用型人工智能,能夠進入各個領域,實現更好的結果,人類形成的固有知識可能會被大量改寫。
一個不被掌握的改變,向來蘊藏巨大的風險。
國內也有不少專家呼籲,應儘快出台關於人工智能的政策法規,對人工智能的發展加以調控。
對於廣大民眾來說,擔憂中帶著期待。
趙子明也沒有預料到,簡單的一次推廣,帶來了如此巨大的轟動。
圍棋畢竟是小眾項目,以它為切入點,阻力最小,幾乎不存在大的利益集團。
然而,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小眾也成了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