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公司的事情還是你說了算,我們畢竟是外行,外行不領導內行,這是原則。”
趙子明端著酒杯,沒有說話。
想不到蔣程之和許天瑞的矛盾這麼深。
雖然他知道政府也需要利益平衡,不可能讓一家獨大,但也沒預料到雙方會針鋒相對,許天瑞提議“天網”建設,蔣程之就堅決反對。
“退一步講,關於“天網”的爭論尚未塵埃落定,這個時候,我們作為一家企業,還是以靜製動比較好”,
蔣程之見趙子明沒有表態,繼續說道,
因為人工智能牽扯官方,從哪裡開展,必然帶來劇變,確實需要國家隊的指導,全國一盤棋,不能隻考慮局部利益。
對於趙子明來說,從哪裡開始都可以,對於其他人來說就不一定了。
選擇什麼行業,對老牌的行業霸主,都是一種衝擊,以“城市監控”為例,牽扯到巨大的利益分配問題,老霸主來不及轉身,必然損失慘重。
蔣程之之所以強烈反對“天網”計劃,倒不是因為他和監控行業有利益瓜葛,以此拖延時間、清盤退出,純粹是不想看到許天瑞在董事局站穩腳跟。
數字集團的前景無人懷疑,兩到三年的時間,隨著人工智能的逐漸普及,成長為世界級的巨頭公司,不容置疑。
甚至有專家斷言,它的影響力將超越國家,超越batj總和。
涉及到的巨大利益,讓人瘋狂。
趙子明作為其中的核心,暫時動搖不得,但其他位置,未必不能爭一爭。
許天瑞放著大好的前途不要,來到一家公司做董事,還不是為了將來的騰飛。
要知道部級乾部已經可以稱之為黨和國家的後備領導人。
許天瑞如果能夠推動“天網”落地,憑著此事,很容易在整個集團站穩腳跟,畢竟,這是一個涉及到上萬億的大工程。
蔣程之自然不願意看到這一點,他和許天瑞就是此消彼長的關係。
一旦對方做大,他就不可避免地被邊緣化。
要知道趙子明留出的空間就這麼點,隻能慘烈爭奪。
基於派係的不同,雙方也不可能聯手,再說了,畢竟是一家私人企業,雙方一旦合流,必將引起趙子明的猜忌,甚至引來無情鎮壓。
現在,趙子明就是大局,如果和他搞不好關係,那隻能作為被犧牲的一方。
“從大的層麵來看……”,蔣程之不急不緩地和趙子明分析著形勢,
他自然沒有打算第一次就說服對方,不過是做一個鋪墊罷了。
放眼整個公司大局,能和他一爭高下的,也就許天瑞一人了,其他他不過是魚蝦之屬。
雖然他個人的持股,沒法和國家相比,但綜合比較,蔣程之並不落下風。
論背景,兩人半斤八兩,誰也不比誰差。
論能力,一個從政,一個從商,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
許天瑞代表國家,是大勢,卻也有私心,畢竟人不是機器,為自己考慮很正常。
他代表利益集團,是私心,卻理直氣壯,因為國家就是統治階級的工具。
儘管許天瑞年紀大了幾歲,兩人也是同齡人,之前就有過不愉快,現在更要短兵相接,蔣程之心下早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