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劍揮舞的破空聲,拳拳到肉的打鬥,栩栩如生的表情,製造出了超級真實的感官刺激。
配合引人入勝的情節、酷炫的視覺音響效果、完全的沉浸感、真假難辨的互動,一個夢幻般的虛擬世界,就被創造了出來。
沈依依一見之下,將其稱之為地表最強娛樂體驗。
可以說,魔鏡推出的vr觀影,將一舉改變整個電影產業。
有了如此極致的體驗,再看一般的電影,味同爵蠟。
之前吳玄費儘心思搞出的院線聯盟,成了一個笑話。
在這以後,整個院線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值得商榷。
通過魔鏡,隨時隨地都能享受一場視覺盛宴,不論是在家裡、公司,還是上下班途中。
到了那時,電影院憑什麼才能吸引到大家的注意力。
體驗感太差,私密性不足、環境稱不上優雅,麵對魔鏡帶來的劃時代突破,沒有任何優勢,注定要被淘汰。
vr電影的推出,不僅會影響到終端,甚至會進一步影響到電影的開端製作,帶來表現方法上的革命。
因為觀眾的注意力可能人不再像以前一樣,緊緊隨著導演的意圖走了,它有了自主性。
《山河人間》之所以能這麼快轉化為vr版,就在於拍攝的時候,子非魚使用了數字集團的新技術,360°無死角拍攝,采集了大量的圖像數據。
一個電影就是一個世界,《山河人間》的最終剪輯版本,子非魚早已經完成。
vr版的製作,就是在成片的基礎上,通過人工智能進行畫麵渲染,將之前剪掉的鏡頭、無用的風景圖片都利用起來,甚至從《江湖》遊戲中取景,力求構建出一個立體的世界。
其中涉及到的數據量之大(信息處理、數據處理、網絡傳輸等),步驟之複雜(避免視覺中不協調的bug,實現雙眼空間感,實現環境互動等),超乎想象。
如果沒有人工智能的幫助,現階段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
可以說,最終的效果很完美,呈現在觀眾麵前的是一個絢麗多姿、幾乎以假亂真的場景。
一般的3d電影,某些畫麵是立體,受限於技術,還不能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
而vr觀影,如同置身於一個完整的世界,入目就是鮮活的畫麵,其視頻的效果等同於360度全景和立體的結合。
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兩者的差距,比之3d與2d的差距,還要巨大。
可以說,vr電影已經達到三維立體感覺的極致,下一步無非就是觸覺、嗅覺等感官的添加。
而更關鍵的是,數字集團此次推出的“主角視線”,僅僅是一次嘗試罷了。
至於未來電影該如何表現,還需要大量的探索。
因為沒有範例可循,舊有的經驗,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一切都在摸索。
它不像今天的電影,你可以不被電影視角限製,任何角落都可觀看。
一部電影具有巨大的信息量,可以看好幾遍,參與不同的互動,每一次看,都會有新鮮感。
那麼,考慮到觀眾自由的觀看視角,如何在360度的場景裡向觀眾作出恰當的引導,讓技術同劇情融合,給觀眾帶來更強烈的視覺體驗,就是每一個製作者要考慮的事情了。
如果說ar是虛擬現實技術應用領域中低垂的果實,而vr技術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也正是科技的魅力所在,未來具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