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王國!
趙子明在3d圖像中,看到麵試試題,不禁莞爾一笑。
這個題目對於她們來說,有點難了。
畢竟,這次招聘的是行政助理,不是營銷總監。
不過,麵試從來不是考標準答案,隻是想看一看,大家在這個碰撞中,會有什麼表現。
醫療可穿戴還好,畢竟現在市場上智能可穿戴產品很多,有手環、手表等,大家有個模糊認識。
增長黑客,不是專業人士根本不會關注,甚至連它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
行政部門把這兩個拿出來作為考題,也有一番心思在裡麵。
數字集團“白色細胞”實驗室即將推出的商業化產品,醫療可穿戴生物印章(biosta)係統,作為公司第二季度的主打產品,全公司上下對此寄予厚望。
現在幾乎所有非研發人員,都在為此事而努力。
趙子明一直認為,在可穿戴領域,醫療可穿戴是最核心所在。
健康服務作為一個大藍海,可以撐起萬億的市值,醫療智能可穿戴就是最好的切入點。
之前整個健康服務是依托醫院進行的,但未來,醫院很難支撐起所有人的整體服務了,需要更多的社區化和家庭化。
甚至在邊遠的山區裡,一旦連上了雲端,就能醫療服務。
無論是社區化、家庭化、還是廣覆蓋,都需要小型醫療器械的配合。
“生物印章”就是作為這樣一個產品推出的,它有兩個創可貼那麼大小,能夠像貼紙一樣,貼在身體上。
因為采用了最新的柔性電子技術,可以折疊,也可以揉搓,不會妨礙運動,甚至可以戴著它出差、洗澡。
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聯網,可以通過它對身體的各種生理數據,進行實時的跟蹤分析,數據再經過無線信號安全地傳輸到指定設備,上傳至雲端。最後對數據進行更加完整細致的分析,對患者的行為和病情做到更深入的了解。
為了此次產品的推廣,數字集團做了很多努力。
特意開發了一個雲平台,和很多醫學機構合作,利用生物印章係統貼到相關病人身上,通過對病人各類指標的係統性分析,加強對病症的了解。
同時,數字集團美國分公司有原則地和國外有一些調節心跳、心律的藥物展開合作,當病人服藥後,身上貼著的生物印章能夠記錄下心跳的變化。
一旦病人服藥後心跳過緩或過速,都可以被實時傳送到醫生那兒,這樣醫生就能夠根據數據來幫助病人更好的恢複健康。
通過對數據進行收集,為醫療診斷、疾病預防幫助。
並為下一步的精準醫療打下良好基礎。
精準醫療,是一種根據每位患者的個體特征“量身定製”的治療方法,其帶來的革命性變革,從名字上就能看的出來,將會是未來醫學和健康管理領域的重大突破。
一直以來,人在醫療上麵受到的待遇甚至不如實驗動物,這離我們所預期的對症下藥,實在差得太遠。
給實驗動物用藥都是要稱重的,根據它們體重不同而用量不同。
但人卻沒有這樣的待遇。
什麼成人一片,小兒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