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倒是有這個想法,隻是還沒能下定決心,身邊的隱私有點多。
所有的一切都被記錄,總歸有點不自在。
好像親密時,身邊有一個鏡頭看著,隻要不是暴露狂,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壓力。
同樣的,涉及到大量的個人隱私,如果沒有巨大的利益誘惑,除了一些極客之外,願意嘗試的人不會太多。
雖然我們每天都麵臨著隱私暴露的風險,但被動暴露和主動不是一個概念。
如果個人健康管理取得巨大成就,就能很大程度上打消外界對於數據搜集的恐懼。
當利大於弊,尤其是弊端隻是一種風險,看不見摸不著,如何選擇就很容易了。
更簡單來說,通過這些數據,可以提升每個人對自己身體健康程度的把控,隻要各項身體健康指標被長期記錄。
我們甚至可以不去醫院了,因為把數據發到雲端,醫生或者人工智能就能直接診斷,給出相應建議。
預防總比治療更容易。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無人能抗拒數據收集帶來的巨大好處。
當然,前景雖然美好,路還是要一步步走,腳踏實地。
雖然“數字生活”項目未來可能會改變整個社會形態,眼下隻不過作為一麵旗幟,一個輔助而推出的。
大規模的數據收集,先從醫療領域入口,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探索,降低大眾的心裡抵觸,淡化自身屬性。
至於未來的“數據化”、“數字化”,蘊藏了巨大的機會,很可能改變現有社會形態,
從全球範圍來看,去年中美兩國相繼啟動了政府級彆的精準醫療計劃,數字集團此舉也算是先試先行了。
畢竟,精準醫療的基礎就是數據,沒有數據,無從談起。
當然,趙子明推掉接下來的麵試,並不是因為醫療產品和項目的推出,美國那邊傳來消息,多家股東權益律所已經正式達成協議,準備提起訴訟。
“知道對方主要攻擊哪一點嗎?”
趙子明邊走邊問,
“知道大概範圍”,沈依依回答,
“這些禿鷲,還真以為我們怕了他”,趙子明壓下心裡不爽。
事發之後,他也做過多方麵調查,甚至問過對方的條件,想要提前解決,但因為涉及範圍較廣,隻能作罷。
“我已經完成了對金龍貸所有員工的調查,暫時沒有發現有信息泄露的情況”,沈依依踩著高跟鞋,在大理石地板上卡卡作響。
“吳玄這王八蛋從哪裡得到的內幕”,趙子明罵了一句,絲毫沒有之前溫文爾雅。
沈依依見怪不怪,對於男人的性情,她了解的最清楚,可以謙謙如玉,也可以粗魯野蠻。
到了他這一步,算是另一種程度上的隨心所欲不逾矩。
“也可能隻是猜測,畢竟以新還舊是我們行業的慣例”,沈依依回答。
金龍公司發展初期,存在一些不合規現象,不過很多已經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