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經得到消息,局裡針對趙子明成立了專門的辦案小組,24小時收集他的動態。
當然具體詳情,她並不了解。
在這種情況下,斯圖雅就麵臨一個選擇,究竟要不要並入局裡的辦案單元。
因為她的情況特殊,第一個行動起來將趙子明作為目標,那個時候,局裡上下並不重視(或者說官僚體係反應遲緩),隻是將其作為常規任務。
等到智能爆炸,影響擴散,專案組成立,她這邊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即將打入數字集團高層。
不過,這種獨立,也持續不了多久,越早下決定,對她越有利。
如果不願意並入專案組,她從此隻能作為一支奇兵存在,得到局裡的支持將大幅減少,像之前推動“心流”技術交換那樣,發揮重大作用,幾乎不可能。
並入專案組,從此喪失獨立性,相當於給自己帶了一套枷鎖。
尤其她對於專案組的領導、成員,並不了解,一旦遇見難纏、古怪的上司,之前的努力就會前功儘棄。
cia作為全球最大的情報機構,什麼樣的變態都有,有智力變態的,自然也有人格變態的。
斯圖雅和現在的上司相處的挺好,對方並不怎麼多管閒事,對於她的各種請求,幾乎沒有反駁過。
一旦換了領導,就要重新適應。
如果上級的風格是激進猛烈,她就不能瞻前思後,如果上級喜歡謀定後動,冒險的行為,就不能有。
斯圖雅思前想後,始終下定不了決心,腦海中不斷權衡得失。
加入中情局,從最初的好奇,到如今的習以為常,從內心深處來講,她並不排斥這種生活。
重大的使命在身,總是能讓她充滿激情和鬥誌。
不管是為了向上爬,還是做出一番事業,趙子明這個機會,不容錯過。
電腦屏幕上一個視頻彈出,打斷了斯圖雅的沉思,她隨手點開,是趙子明對這次證監會調查事件的回複,
“作為對公司公開文件審查的一部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經問詢了金龍貸某些資產的分類以及潛在投資公司資產的數量。我公司將全麵配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要求……”
這件事可大可小,斯圖雅剛才覺得是個機會,就在於影響已成,尚未醞釀出更大的災禍,她有機會借助組織的力量擺平此事,從而在高層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
但是其中的訣竅要把握好,怎麼才能順理成章插手此事,憑借這次事件的功勞,能否升任總部,如何協調和新團隊的關係。
呼出一口氣,斯圖雅坐直身體,開始聯係老上司陳淵。
她下定決心,要借用組織力量,達成兩個目的。
擺平此事,積攢功勞,升任總部。
並入辦案組,並以此在新團隊中樹立威望,隻要她能成為趙子明的身邊人,到時候,不管新領導脾氣是否古怪,都不得不器重她。
到了那個時候,她未嘗不能成為小組的核心,甚至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