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瑾瑜在旁邊起到了大作用,她出身豪奢,對這種場合司空見慣。
雖然性子高傲,對於各種社交禮儀,卻比趙子明嫻熟了不止十倍。
一身白色的無袖立領旗袍,簡單素淨,水墨畫的花紋,加以大紅中國結,魅力十足,站在趙子明旁邊,美豔大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她在旁邊幫襯,趙子明輕鬆不少,這也是他為什麼選擇許瑾瑜作為自己的女伴。
一個出色的女人,能為他添分不少。
算起來,趙子明的女人雖然不少,但出身豪門的隻有許瑾瑜一個,其他人對於這種場合,天然具有陌生感,沒有她那樣輕車熟路。
以趙子明的身份,自然是安排在拍賣會的最前麵,兩人落座後,打擾的人就少了很多。
“你看這個油畫挺不錯的”,許瑾瑜拿著圖冊翻起來,
“喜歡的話,就拍下來”,趙子明瞟了一眼,隨口回道,
吳冠中,《小桃紅》,1973年作,油畫畫布611x463公分,底價2000萬元人民幣。
“算了”,許瑾瑜搖了搖頭,繼續往下翻,她對於油畫也不了解,隻是單純憑感覺。
趙子明對於拍賣品沒什麼興趣,靠在椅子上,想起剛才公司細胞實驗室打來的電話,dna小組有了重大發現。
在實驗室的dna合成過程中,合成機器發出的細微噪音可以被記錄下來。
這些被捕獲的聲音可用於逆向工程中,成為製藥、農業等生物工程領域中有價值的基因材料。
因為突破太過驚人,小組負責人safaezi直接和他進行了溝通。
畢竟現在的智能手機等記錄設備很普及,使得竊聽的問題更加普遍。
一些生物實驗室在牆上安裝了聲學傳感器,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采用穀歌的alexa或小智音箱等工具,這些都存在被竊聽的可能。
任何一台工作的機器都會留下某種形式的痕跡,比如物理殘留物、電磁輻射、噪音等等。
這些痕跡的信息量是巨大的,產生的聲音、輻射差異非常小,人們無法區分,但通過精密的功能設計和在實驗室編寫的機器學習算法,能夠確定這些差異。
根據safaezi的實驗,通過側通道攻擊,他們可以以95的準確率預測dna序列中的每個堿基,並且能夠重建短序列,這個準確率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這就意味著什麼,隻要想一想就知道。
在未來某一天,萬物互聯的大時代,幾乎所有機器操作都可以被監控,所有的實驗被能被還原。
聽完safaezi的介紹,趙子明心中也不禁升起了“天下英雄不可小覷”的想法。
要知道safaezi的研究,幾乎沒用到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完全是常規操作,在這種情況下,率領團隊,攻堅克難,實現逆天突破。
可以說,safaezi個人的能力絕對是出類拔萃的。
safaezi,三十五歲,之前是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副教授,受數字集團的高薪誘惑,不遠萬裡來到國內,和肯博士一樣,是整個公司為數不多的外籍科學家。
論起科研能力,safaezi在整個數字集團都是首屈一指的,能獨立領導一個項目組就是明證。
要知道,公司的白色細胞實驗室,每個項目組都是國內外一流的水平,投入巨大,設備齊全,雖然暫時沒什麼成果,但是潛力巨大。
“先生們,女士們,歡迎大家……”
慈善晚宴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