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代王的求情,周武帝不僅下旨放了孔太常一家人,還取消了代王與孔太常小女兒的婚約。
孔太常小女兒之後是想還俗回家,還是想繼續留在菩提庵修行,一切由她自己決定。
代王不僅不痛恨孔太常一家人,還為他們一家人求情,絲毫不介意孔家給他的難堪和羞辱,這讓他在民間又贏回了名聲。至於大臣,他們個個都是人精,哪裡不知道代王這麼做的真正意圖。
這才半天的功夫,代王就在京城裡變成以怨報德,仁慈大度的好王爺。一些文人學子為了討好代王,還特意為這件事情寫詩稱讚代王,誇他不僅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將軍,也是一個胸襟大度的人。
就在今日早朝之前,京城裡的不少百姓還笑話代王要娶一個尼姑做側王妃。可是,現在大家都紛紛誇讚代王大度,還說孔太常的小女兒沒福氣。明明之前,他們還稱讚孔太常小女兒不愧是孔家人,有骨氣,不畏強權,寧願出家,也不願意嫁給代王。
不僅如此,大家都還說孔太常一家人有眼無珠、不識相,錯過代王這麼好的女婿,日後他們肯定會後悔。
還有人說孔太常一家人假清高,想以這件事情博取一個不畏強權的好名聲。當然,也有一些人不覺得孔太常一家人這麼做有什麼不對。
從孔太常小女兒出家一事被暴露後,孔太常一家人就被說不識相,藐視皇權。如今,代王殿下不計前嫌,為他們求情一事傳開,孔太常一家人又被說有眼無珠。
孔太常一家變成了一個笑話。
明明孔太常小女兒出家是為了保全孔家的名聲,可是事與願違,孔家的名聲不僅沒有保住,反而名聲墜地。
“爹、娘,我不打算還俗。”在大牢中,孔遙已經決定還俗嫁給代王殿下,但是如今皇上取消了賜婚,那她就沒必要嫁給代王。“如果我還俗了,隻會讓大家更加笑話我們孔家。再說,我是真的不想成婚生子。”
“前段時間在菩提庵修行的日子,我覺得很適合我,而且我一點都不覺得苦。所以,我想繼續出家。”
孔太常和孔夫人互相看了一眼彼此,旋即說道:“遙兒,你可想清楚了?”
“爹、娘,我想的很清楚。”
“遙兒,我們不需要你再次犧牲自己一輩子的幸福來保全家裡的名聲。”孔太常神色非常鄭重,但是語氣卻充滿慈愛,“你要為你自己好好的想一想,是真的要繼續出家嗎?”
孔遙神色堅定道:“爹,我決定繼續出家不是為了家裡,而是為了我自己,我不想嫁人生子,我隻想終生與書為伴!”
孔夫人對孔太常輕點了下頭,孔太常會意。
“皇上不是說了麼,如果你想要繼續出家,沒有人會再打擾你。”他說著,眼神充滿疼愛地望著小女兒,“爹和娘也不會阻止你,隻要你認為是對的。”
孔遠忙說道:“哥哥也支持你!”
孔遙雙眼含淚道:“爹、娘、哥哥,謝謝你們……”說完,再也忍不住哭了出來。
孔夫人忙把小女兒抱進懷裡,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背,溫聲道:“不怕不怕,一切都過去了。”
孔太常看了一眼兒子,旋即父子倆去了書房。
“爹,代王是為了自己的名聲才向皇上求情放了哦們。”孔遠蹙著眉頭,麵上露出一抹擔憂的神色,“代王暫時不會對我們做什麼,但是過段時間,代王一定會報複我們。”
“你說的對,我們這次給了代王這麼大的一個難堪,以代王的性子不可能放過我們。”
“爹,我們得想想怎麼應對代王的報複。”
“代王是親王,又深受皇上的寵愛,他想要報複我們很容易。”孔太常語氣沉重,“他不會明著報複我們,但是會暗地裡會對付我們。”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
“我們並不知道代王的手段。”孔遠說道,“如果我們申請外調,不一定能躲得過代王的報複。說不定代王見我們在外地,報複的會更厲害。如果我們繼續留在京城,代王對我們的報複會收斂些,不會做的太過分。”就著半天的功夫,孔遠想了很多的事情。
“我們不能離開京城,我們得留下,繼續參與修史。”孔太常自然也想到了這點,“修史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我們既然參與了,就不能半途而廢。”不管是為了他們孔家著想,還是為了朝廷和百姓考慮,修史必須得繼續修。
“就如你所說的那樣,我們留在京城,代王的報複不會太嚴重。”
“那我們一家人就繼續留在京城,我們繼續參加修史。”
孔太常點頭道:“嗯。皇上赦免了我們,我們能報答的恩情就是好好修史,不辜負皇上對我們的信任。”
周武帝並沒有取消孔太常和孔遠修史的資格,也沒有貶他們的職,他們自然能繼續參與修史。
“爹,不管怎麼樣,我們孔家逃過一劫,雖然名聲還是……”說到這裡,孔遠沒有再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