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宮中,已是戌時初,趙曜餓得前胸貼後背。一回到昆德殿,就嚷著要用晚膳。
梁昭儀見兒子一副餓死鬼投胎的模樣,又心疼又好笑:“你慢點吃,小心噎著。”
趙曜嘴巴吃滿了飯菜,暫時沒嘴回答梁昭儀的問題。
梁昭儀怕趙曜噎著,趕緊給他盛了一碗湯。
趙曜把嘴裡的飯菜吞下去,果不其然被噎到了,他連忙端起梁昭儀盛好的湯,大口地喝了起來。
梁昭儀連忙拍了拍趙曜的後背:“讓你吃慢點,你吃那麼急做什麼。”
“我餓啊。”趙曜微微噘著嘴說,“我快餓死了。”說完,又低下頭猛乾飯。
“慢慢吃,小心再噎著。”
趙曜又吃完一碗飯,才感覺自己的肚子沒有那麼餓了。他吃飯的速度才漸漸慢了下來,不再像之前那樣狼吞虎咽。
“你中午沒吃東西?”
“吃了啊,我把餅和窩窩頭都吃了。”趙曜伸出三根手指頭說,“我怕下午肚子餓,還特意多吃一塊餅和窩窩頭。”
“你還多吃呢?!”梁昭儀兒子這番話驚到了,“餅和窩窩頭不好吃吧?”
“是不好吃,硬邦邦的,吞下去的時候還割嗓子。”這是趙曜長這麼大,第一次吃這麼難吃的東西。“不一邊喝水,一邊吃,根本吃不下去。”
“我還以為你會嫌棄地一口吃不下去。”曜曜這孩子自出生以來養尊處優,衣食無憂,吃的東西都是極好。她擔心這孩子中午吃不下窩窩頭,沒想到他還多吃了。
“不吃的話,就要餓肚子啊。再說,大家都吃,為什麼我不能吃啊?”他是喜歡吃美食,但是並不代表他隻吃美食,不吃其他的東西。“四哥說了,現在還有很多百姓都在吃硬邦邦的餅和窩窩頭,還有不少百姓連這兩個東西都吃不上。”
聽到趙曜這麼說,梁昭儀心裡非常欣慰。
“你四哥說的沒錯,現在是還有很多人連硬邦邦的餅和窩窩頭都吃不上。”
“如果找到夢中的土豆和番薯,那百姓們就能吃飽肚子了。”今天去春耕,雖然他沒有怎麼下田插秧,但是他從吃硬邦邦的餅和窩窩頭這點就能感受到百姓們的不易。“土豆和番薯煮熟軟軟的,很好吃,而且還比餅和窩窩頭管飽。”
“希望你大舅那邊能請人找到。”
“這餅和窩窩頭當時吃的時候覺得挺飽肚子的,但是沒過多久就餓了。”趙曜很是嫌棄地說道,“真的是不管飽。”
“隻能充一時的饑。”梁昭儀又問道,“學會插秧了嗎?”
“學會了,四哥誇我插的好,可惜四哥隻讓我插一會兒,然後就不讓我下田。”
“田裡的水冷,你四哥是怕你凍著。”梁昭儀摸了摸兒子的小臉,語氣溫柔道,“今年你好好養身子,這樣等到明年的春耕,你就能下田插秧。”
一聽這話,趙曜的神色變得戒備起來:“母妃,你不會要我喝補藥吧?”
“不讓你喝補藥,我準備讓你吃藥膳。”梁昭儀最近在看食譜,其中就有藥膳食譜。
“藥膳,苦嗎?”
“不苦。”梁昭儀笑著說道,“藥膳也非常好吃。”
趙曜半信半疑:“要是藥膳苦,我可是不吃的。”
“好,要是苦,你就不吃。”梁昭儀又問道,“今日還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哥跟太子哥哥比插秧,然後輸了,父皇踹了二哥一腳……”趙曜繪聲繪色地跟梁昭儀說代王和太子的比試。
梁昭儀聽後,卻不滿地皺起眉頭:“拿插秧一事比試,真的是太兒戲了,皇上竟然答應了。”
“父皇應該是想給二哥一個教訓。”趙曜想到太子插秧時的熟練動作,驚歎道,“太子哥哥看起來文文弱弱的,沒想到插秧插的那麼好。”
“太子經常跟皇上下田做農活,插秧對他來說不難。”
趙曜咬著筷子說道:“其實,太子哥哥挺好的,我覺得比二哥好。”
“太子殿下性子溫和,做事認真,的確好,但是有時候太好並不是好事,尤其是身為儲君。”梁昭儀一臉深意地說道,“身為儲君,性子不能太過溫和,有時候要狠。”
“父皇最不滿意太子哥哥一點是太子哥哥太過依賴鎮國公府吧。”太子哥哥是個好人,但是就像母妃說的那樣,身為儲君不能太過溫和。
見兒子能看出這點,梁昭儀一點也不意外。
“自古以來,外戚太過強勢,會禍害朝廷和百姓。”
“所以太子哥哥和二哥都……”【沒戲】兩個字,趙曜沒有說出口。
梁昭儀知道趙曜沒說口的話。她轉移話題說起彆的事情:“用完晚膳,母妃帶你出去走走消消食,不然你晚上會鬨肚子疼。”
“母妃,我待會去八哥那看看,這樣一來一回就能消食。”
“也行。”梁昭儀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對了,我和你二母妃她們給八皇子做了幾身衣服和鞋襪,你帶去給他。”
“這不是給八哥的生辰禮物麼,怎麼現在就給?“再過幾日,就是八哥的生辰,所以母妃她們才特意給他做了幾身衣裳。
“早幾日給,你八哥就能早幾日穿。”梁昭儀笑道。
“八哥肯定會喜歡的。”母妃和二母妃她們時常給八哥做一些衣物,八哥非常喜歡,有時候還舍不得穿。
趙曜用完晚膳,肚子有些撐,便帶著同喜前往興德宮。
八皇子見趙曜這麼晚還來找他,以為他有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