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屠輸的不服氣,說趙曜這樣射箭比試不算,他讓趙曜堂堂正正地和他比試,不許再耍手段。
趙曜聽到伊屠說要堂堂正正的比試,隻覺得很是滑稽,忍俊不住的笑了出來。
聽到趙曜的笑聲,大臣們也跟著笑了起來。
伊屠不知道趙曜他們在笑什麼,但是他能看出來這些大周人在嘲笑他。他氣的臉色鐵青,對趙曜怒吼,問他敢不敢再比試。
趙曜自然敢再和他比試,並且大方地讓伊屠定比試的規則。
匈奴人擅長騎射。他們經常坐在馬背上狩獵獵物。他提出騎馬比射箭。趙曜聽後,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呼延平讓趙曜暫時不要急著答應,因為伊屠的騎射技術非常好。如果伊屠真的在騎射上贏了趙曜,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烏維聽呼延平這麼說,在心裡不屑地翻了個白眼。不過,他身為呼延平的同行人,不得不配合他,也假惺惺地勸說趙曜不要跟伊屠比騎射。
伊屠聽了呼延平和烏維的話後,滿是橫肉的臉上露出得意的神色。他“好心”地勸說趙曜,如果趙曜現在認輸還來得及,不然待會輸了就要哭鼻子。
趙曜對伊屠的好心勸告嗤之以鼻。他揚起下巴,雙手叉腰地望著伊屠說,他們大周人絕不會向外族人認輸。
他這句話剛說完,就得到了沈虎立馬高聲讚同。
沈虎他們四大將軍附和趙曜的話說,他們大周人絕不認輸!
趙曜雖然在伊屠麵前矮小瘦弱,但是他身上散發出來氣勢卻一點也不低。
他好不怯弱地說他不會輸,輸的是伊屠。他還嘲諷伊屠,待會輸了不要再摔弓箭,更不要說他耍小手段贏。
如果他輸不起,現就不要再和他比試。
伊屠被趙曜說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一陣紅,一雙手緊緊握成拳頭,發出咯吱的聲響。
趙曜還特意詢問呼延平,是不是他們匈奴的勇士都是這麼小心眼,都是這麼輸不起。
呼延平連忙說不是。他還說伊屠方才是在開玩笑,並不是真的發怒。
趙曜表示既然伊屠輸了不會再摔弓箭,那他願意再跟他比一場。
伊屠壓抑著怒火,怒沉著臉對趙曜說他不會輸的!
馬場就在演武場的旁邊。很快,就有人在馬場擺放好靶子。
伊屠他們這群匈奴人今日進宮的時候,還特意把他們的馬帶進來了。因為要和大周進行友好的切磋,他們不能少了他們的戰馬。
皇帝很是大方的允許他們把他們的馬帶進宮。
匈奴的馬和大周的馬自然是不一樣的。匈奴的馬非常高大,並且體格健壯。而大周的馬要比匈奴的馬“精致”些。
趙曜和伊屠各五支箭。馬場上有五個靶子,每個靶子之間的距離不一樣。五支箭都要射中每個靶子的靶心,如果有一支箭矢沒有射中靶心,那就意味著輸。趙曜讓伊屠先射,伊屠也不客氣,先上了馬,開始比試。
五支箭,伊屠射中四支,最後一支箭矢沒有射中靶心。
輪到趙曜,他手中的五支箭都射中了每個靶子的靶心。
大周的大臣們看到這一幕,為趙曜歡呼了起來。
趙曜毫不客氣地嘲笑伊屠,說他們匈奴勇士的騎射水平連他一個十一歲的小孩都不如。
伊屠氣的一張臉都扭曲了,呼延平擔心他又會像方才一樣失去理智,做出衝動的事情來,忙讓他退下。
呼延平先是稱讚了趙曜一番,旋即為伊屠找補,大概意思就是趙曜是皇子,又是小孩子,伊屠方才並沒有發揮他真正的實力。
對於呼延平這番話,大周的大臣們非常不屑。
宋德康直接說匈奴人輸不起就不要比試。如果接下來的比試,匈奴人還“保留”實力,不敢真正的跟大周比,那就不要比,趕快收拾滾回草原。
呼延平沒想到大周人這麼直接,這跟他得知的中原人不一樣。
皇帝也開口發話了,說既然是你們匈奴提出切磋,那就拿出真正的本事,不要藏著掖著。如果不敢拿出真正的本事切磋,那就不要切磋。
呼延平忙說接下來的比試,他們會拿出真正的本事,絕不會手下留情。
接下來的比試,是呼延平帶來的匈奴王庭最精銳的騎兵。
匈奴派一個身材並不是很強壯的人上場。年輕看起來有二十多歲。
大周這邊派的是沈虎的副將。
兩人坐在馬背上。匈奴人的手裡拿著匈奴特有的彎刀,沈虎的副將的手裡拿著的是一把劍。
兩人都沒有急著衝向對方,而是眼神冰冷淩厲地看著對方。
趙曜仿佛看到他們兩人之間的電閃雷鳴。
匈奴人先動了,手裡拿著刀,朝沈虎的副將衝了過去。
沈虎的副將不疾不徐地迎了上去。
刀劍碰撞在一起,發出尖銳的金屬聲。
匈奴人非常凶狠,招招致命。
沈虎的副將毫不驚慌,遊刃有餘地化解了匈奴人的攻勢。
兩人鬥不到十個來回,匈奴人手中的彎刀掉落在地上,接著他整個人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呼延平他們不敢置信他們輸了。
大周這邊歡呼喝彩聲不斷。
接下來,是三個人對戰三個人。
匈奴人來勢洶洶,不過最後還是被大周三個將士打落在地上。
接著,是五個人對戰五個人。在對戰中,用到了陣法。
匈奴人以為他們這次贏定了,可惜他們最後還是輸了。
最後是十個人對戰十個人。
匈奴人還是輸給了大周人。
呼延平他們不敢相信他們竟然場場都輸,而且還輸得非常難看。
皇帝看向呼延平,非常寬容地說,如果他們還想再比,大周會繼續奉陪。
楚英譏諷呼延平道,他們方才是不是沒有發揮真正的本事,所以才會輸的這麼慘。
宋德康說,如果匈奴人不服氣,可以繼續比試。
呼延平自然是不能接受這個結果的,他希望能繼續和大周切磋。
皇帝很爽快地答應了他。
於是,雙方又切磋了一次,七個人對戰七個人。
這次比試,匈奴人不像之前那麼快的就被打落下馬,但是最後匈奴人還是全部落了馬,而大周有兩人沒有落下馬。
皇帝貼心地詢問呼延平,還要不要再比試。
呼延平的臉色有一瞬間非常難看,但是很快便消失了。他訕訕地笑了笑說,他們輸的心服口服。
切磋結束後,呼延平他們沒有在皇宮久待,很快就回到了驛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