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長策抵達京城的當天,趙曜好奇地跑去看了熱鬨,然後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他感覺整個京城被讀書人霸占了。他們都穿著儒服,站在道路兩旁迎接孟長策。
迎接孟長策的隊伍一直排到京城外三十裡地,儒生們夾道歡迎孟長策的到來。趙曜聽說孟長策所經之地都有人恭候歡迎。不僅如此,他們一路跟著孟長策,從外地來到京城。
趙曜在他們的臉上看到了狂熱和崇敬。雖然他們無比激動,但是並沒有做出瘋狂的事情來。不過,京城裡一下子湧進這麼多讀書人,還是把京城的百姓和大臣們嚇到了。
皇帝擔心會出事,特意讓禁衛軍們維護京城的治安,並且還讓沈虎他們親自負責。
朝廷隻安排李仆射帶領太學的一些先生和學子迎接孟老先生,沒有安排其他大臣迎接。
皇帝直接下令,任何大臣和皇子都不能仗著自己的身份去迎接孟老先生,更不能沒有得到孟老先生的同意就去拜見他。
如果讓他知道有人私下仗著身份強硬地去拜見孟老先生,一定嚴懲不貸。太子和代王覺得皇帝的這道聖旨就是針對他們,不想讓他們接近孟老先生。
雖然太子和代王很氣這道聖旨,但是他們並不敢抗旨。他們心裡清楚,如果他們背著皇帝,偷偷地去拜見孟老先生,皇帝一定不會輕饒他們的。他們的父皇一向都是說到做到,絕不會心慈手軟。
趙曜和八皇子,還有太子殿下在朱雀大道旁的茶樓的二樓觀看孟老先生的大駕光臨。
他們今天也是一副儒生的裝扮。今天所有的讀書人都是儒生的裝扮,以示對孟老先生的尊重。
趙曜趴在窗台上,看著樓下的書生們一個個神色狂熱,語氣激昂地大叫著“孟老先生”,不覺驚歎道:“沒想到讀書人這麼瘋狂!”這些讀書人見到臭父皇,估計都不會這麼激動。
八皇子眼帶不屑地看著樓下那些猶如發了瘋一樣的文人學子們,不過他語氣與有榮焉道:“第一次近距離地見孟老先生,大家自然激動。”
站在八皇子身邊的太子殿下讚同地說道:“是啊,能見到孟老先生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
趙曜看著坐在馬車裡一直沒有露麵的孟老先生,在心裡感慨道:孟老先生倒是淡定,從頭至尾一麵都沒有露。
樓下不知道是誰帶頭,竟然背起《論語》來,而且從學而篇開始背。
他們的聲音非常洪亮,響徹了整個京城的上空,聽得所有人心潮澎湃。
太子殿下竟然也跟著背起《論語》來。接著八皇子也跟著背,趙曜非常倔強地沒有跟著一起背。他讀書笨,不太會背書才正常。
不得不說這麼多人一起背《論語》,還真是震撼。在這一刻,趙曜感覺到了文氣。
如果文氣能看到的話,那麼彌漫在整個京城的文氣非常濃烈。
趙曜一邊聽,一邊在心裡咋舌:孟老先生的影響力還真是……用“驚天動地”來形容也不為過。
雖然知道孟老先生在天下文人學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但是趙曜是真的沒想到孟老先生的影響力這麼恐怖。
這就是當世大儒的地位和影響力嗎?
難怪皇帝都不敢得罪大儒,麵對大儒也要客氣三分。
幸好真正的大儒隻做學問,不插手乾涉朝廷的事情,不然以他們的影響力,後果不堪設想。
趙曜心想:難怪天下的文人學子們都想要做大儒!不過大儒可不是誰都能做的,千千萬萬的讀書人不一定能出一個大儒,甚至有時候幾十年,或者上百年都不會出一個大儒。前朝和陳朝都沒有出現一個真正的大儒。
說起來孟長策的大儒身份,還是先帝定的。雖然孟老先生早就在天下文人心中是大儒,但是孟老先生在前朝的時候並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
孟老先生並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大儒。其實,他根本不覺得自己是大儒。大儒這個尊稱是彆人給他的,不是他自己定的。
在前朝時,孟老先生被當時的皇帝請出山,請他入朝為官,造福百姓。他當初是懷抱著期待入朝為官的,不過很快他就對前朝的朝廷感到失望。因為一件事情,他對前朝朝廷徹底心灰意冷,然後歸隱山林。自那以後,他就再也沒有出山入市。
他一門心思地做學問,從不過問任何俗事。這些年,他編著了很多書,深受文人學子們的喜歡。
孟老先生編著的書,或者說過的話,都會被天下的讀書人奉為圭臬。對了,他們皇子讀的書都是孟老先生注解的。
可惜,孟老先生並沒有得到前朝朝廷的認同。因為這事,天下文人學子們對前朝很不滿。
孟老先生並不在意這件事情,但是其他讀書人卻非常介意。他們希望孟老先生能得到朝廷的認可。
即使天下讀書人把孟老先生視為大儒,但是得不到朝廷的認同,他這個大儒的身份就不太“正經”。
先帝曾親自去請孟老先生出山重修禮樂規矩,但是被孟老先生拒絕了,先帝並沒有因為責怪他,反而下旨封孟老先生為“大儒”。至於“聖人”的身份,孟老先生是萬萬不能接受,他覺得自己並不是聖人,也沒有資格成為聖人。
自從以後,孟老先生是貨真價實、正兒八經的大儒。
因為冊封孟老先生為大儒一事,先帝還被天下讀書人稱頌是明君。
“不知道孟老先生這次出山會不會收徒?”太子殿下目光隨著載著孟老先生的馬車移動,“不知道我可不可以成為孟老先生的學生?”
趙曜聽到太子這話,抬頭驚訝地看向他:“太子哥哥,你要做孟老先生的學生啊。”大哥身邊的先生都是才高八鬥的人,雖然不及孟老先生,但是跟其他人相比,並不差。大哥想要做孟老先生的徒弟,肯定是彆有所圖。
“能做孟老先生的學生是我的榮幸。”太子一臉真摯地說道,“孟老先生學識淵博,能在他老人家身邊學到一丁半點,我這一生都會受益匪淺。”
八皇子在一旁說道:“大哥很崇敬孟老先生的。”
趙曜在心裡嘀咕:太子哥哥是真的想做孟老先生的學生學知識,還是為了名聲?
“太子哥哥,你讀書那麼厲害,孟老先生肯定願意收你為學生。”才怪。就憑你是太子,孟老先生就不會收你為學生。
“就怕孟老先生嫌棄我是太子,不願意收我為學生。”太子殿下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八皇子安慰太子殿下道:“大哥,你不是寫了文章麼,可以先投給孟老先生看看。孟老先生看了你的文章後,一定會收你為學生的。”
趙曜附和八皇子的話,拍馬屁說道:“八哥說的對,大哥你讀書寫文章那麼厲害,孟老先生看了你的文章,一定會驚為天人,然後迫不及待地收你為學生。”
太子殿下被趙曜這番話逗笑了:“我的文章還沒有達到驚為天人的地步。”
八皇子道:“大哥,你就不要妄自菲薄了,你的文章可是被天下讀書人稱讚的。”
太子被八皇子和趙曜這麼誇讚,心裡多了幾分信心。
“那我先把我寫的文章投給孟老先生看看。”太子殿下一方麵是真的想做孟老先生的學生,跟在孟老先生身邊學東西。另一方麵他也有彆的目的,如果他真的成為孟老先生的徒弟,那麼全天下的文人學子都會支持他,那他這個太子就能做的更穩,代王對他不會再產生威脅。“如果可以,我想拜訪孟老先生。哪怕不能成為孟老先生的學生,和他老人家說說話也是好的。”
八皇子建議道:“大哥,你可以以學生的身份寫一封拜帖給孟老先生。”
太子想了想說:“行,那我待會回去就寫。”
此時的孟長策已經被李仆射他們接到太學裡。太子和趙曜他們是不能跟著去太學。
跟著孟長策一起進京的讀書人也是不能進太學的。就算能進太學,太學也裝不下他們這麼多人。
還有,在孟長策抵達京城之前,京城附近的讀書人全都跑來了。他們把京城所有的客舍都住滿了。這些一路跟著孟長策來到京城的讀書人沒有客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