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你還想看他們撞柱子啊?”
“我還真想看,但是他們肯定不敢撞。”
“這才第一天,等著吧。”
孫奎回到禦書房,候在一旁等皇帝的差遣。
剛開始坐在蒲團上的大臣不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坐在蒲團上的大臣越來越多。等到午時的時候,就連武平侯和池陽侯他們幾個也跪的受不住了,最後也坐在了蒲團上。
孫奎提醒皇帝道:“皇上,午時了,您該用午膳了。”
“午時了?”皇帝擱下手中的朱砂筆,抬手捏了捏眉心,“外麵的人怎麼樣呢,走了嗎?”
“沒走,都還在呢,不過全都改坐在了蒲團上,沒有再跪著。”孫奎把大臣們從跪到坐的過程,詳細地跟皇帝說了說。
皇帝聽完,好笑道:“這才半天都堅持不住了啊,比朕想象的還要沒用啊。”
“皇上,各位大人可沒有離開的想法啊。”
“走,出去看看。”
皇帝一邊伸著懶腰,一邊走出禦書房。
“皇上,臣懇請您收回成命。”
“各位愛卿餓不餓啊,要不要朕叫人給你們送飯?”
“皇上,臣等不餓,臣等懇請……”
皇帝抬手打斷武平侯的話,“你們不餓,朕餓了,朕去用午膳了。”
“皇上……皇上……皇上……”
皇帝走了兩步停了下來,回頭看向武平侯他們:“愛卿,你們要是餓了,可以回家用午膳。”
“皇上……”
皇帝直接小跑離開了。
等他用完午膳,他沒有急著回禦書房,而是去禦花園散步消食。等散完步,他直接回暖閣午休。至於跪在禦書房門口的大臣們,他直接忘記了。
此時,楚王府裡,楚王和楊齡正坐在院子裡下棋。
衛勉走了過來,禮畢稟告道:“殿下,武平侯他們還在宮裡。”
楚王聞言,並不覺得意外。
衛勉繼續彙報道:“武平侯他們從跪變成靜坐在禦書房門口反抗。”
楊齡聽了,饒有興趣地問道:“怎麼從跪變成了靜坐?”
衛勉把宮裡傳出來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跟楊齡說了。
楊齡聽完,笑著說:“皇上真是好手段。”
楚王道:“之前也是如此。”
楊齡問:“殿下,你覺得武平侯他們能堅持幾天?”
楚王:“最起碼三天。”
楊齡又問:“三天後呢?”
“估計會裝病不上朝。”
“殿下,你覺得他們會裝幾天?”
楚王說:“還是三天,他們不敢長時間不上朝,因為他們心裡清楚,父皇會真的讓他們告老回家。”
“皇上一向都不會慣著他們。”楊齡想起安陽公,又想起鄭王,“皇上有讓鄭王回來嗎?”
“安陽公暫時沒有向父皇提出讓鄭王回來。”楚王落下一子,繼續說道,“畢竟這件事情還沒有結束,武平侯他們還在鬨。”
楊齡想想覺得也是:“看來,等武平侯他們消停了,安陽公才會向皇上提出讓鄭王回京。”
楚王看向楊齡,若有所思地說道:“先生,我打算向父皇提議讓鄭王回京。”
楊齡聽楚王這句話,手中的動作不由地頓住。他略微詫異地看向楚王:“殿下,你這是……”
楚王摩挲著手中的棋子,意味深長地說道:“我不是向安陽公賣好,而是趁機讓鄭王回來。”
“殿下,你這是想提前解決鄭王嗎?”鄭王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讓楚王殿下這麼憎惡他。
“沒錯,他是個禍患,早點除掉比較好。”
“這樣也好。”
安陽公府裡,安陽公也在和兒子說讓鄭王回京一事。
“爹,殿下有些不太情願回京。”
“他不回也得回,難道他想一輩子窩在那個鬼地方做一個閒散王爺?”安陽公知道鄭王不想回京的原因,“這些年,他在交州醉生夢死。如果他再不回京,就會徹底變成廢物。”
“爹,您也知道殿下是什麼性子,您真的覺得讓他回京好嗎?”安陽公的兒子皺著眉頭,表情有些凝重,“如果殿下做的那些事情被人知道,殿下他……不僅會出事,還會連累到我們。您也知道,這幾年在交州,殿下越發任性妄為,隻怕回到京城,殿下也不會控製自己。”
“回到京城,他就會收斂。”安陽公冷著臉說道,“等武平侯他們鬨完後,我就跟皇上提。”
安陽公的兒子也知道他們王家早就把寶押到鄭王身上。鄭王如果一直留在交州,那他們王家也不會有什麼好前程。但是,鄭王要是回京,他們王家還有機會搏一搏。隻要成功,他們王家就能權勢滔天。
“希望殿下回京後能變得老實些。”
“你親自去一趟交州,把殿下做的那些事情處理好。”安陽公也擔心鄭王在交州做的那些事情會被其他人發現,到時候鄭王就完了。“一定要處理的乾淨,絕不能留下任何後患。”
安陽公的兒子點點頭說:“好,那我明日就出發去交州。”
“等明日我進宮見了娘娘再說。”安陽公道,“這件事情得先和娘娘商議。”
“爹,最好讓娘娘寫一封信給殿下,到時候我帶去給殿下。”想到鄭王的性子,安陽公的兒子頗為頭疼地說道,“殿下最怕娘娘,也最聽娘娘的話。”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