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匈奴和蝗災_大臣們求著我登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7章 匈奴和蝗災(1 / 2)

忙了十幾天,沼澤府的百姓們終於忙完早稻的收割。接下來,他們要好好休息幾日,因為等到月底,他們要忙著種第二季水稻。

今年的早稻大豐收,總體的產量要比往年翻了兩番。趙曜隻需要把早稻的收成上交出三分之一就夠了。

朝廷規定,嶺南每年要上交兩次糧食給京城。早稻一次,第二季水稻一次。如果有種第三季水稻,則不需要上交給朝廷,因為整個嶺南種第三季水稻的地方比較少。

之所以上交給早稻產量的三分之一,並不是朝廷規定的三分之一,而是今年早稻的三分之一是每年上交到朝廷的數量。由此可見,今年早稻的收成一斑。

早稻收割後,趙曜立馬把今年上交給朝廷的糧食送到京城。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糧食,留下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送到北方。

除了送一部分的早稻到北方,趙曜還自己掏腰包購買不少外邦的糧食送到了北方。

趙曜送糧的動作要比京城快。不過,他的糧食還沒有送到北方,蝗災已經發生了。北方的糧商趁機漲價,一時間弄得北方人心惶惶。

就在北方的百姓們擔心沒有糧食吃的時候,趙曜送的糧食抵達了北方。他送的第一批糧食有一千斤,到了後,立馬把北方的糧食打壓了下來,把北方糧商氣的不輕。

北方糧商想趁機發財,怎麼能允許其他人破壞他們這次發財的機會。就在他們準備為難趙曜派去北方送糧的人時,待在北境軍營裡的楚英帶著士兵保護漢王殿下送來的糧食。

趙曜擔心他送去的糧食會遭到北方女乾商的破壞,所以他寫了一封信給楚英,讓送糧的人送給楚英。

送糧的人抵達北方後,立馬把信送給楚英。

楚英看了趙曜的信後,沒有任何猶豫,帶著士兵保護趙曜送來的糧食。

雖然趙曜以朝廷的名義送糧,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糧食是漢王殿下自己送的。因為趙曜送的糧食比朝廷下的命令要快。

等趙曜送糧的隊伍抵達北方的第三天,朝廷有關處理蝗災的命令才抵達北方。

朝廷一連下達好幾道聖旨。一道聖旨是讓北方各州府打開糧倉賑濟。一道聖旨是嚴懲趁機抬高糧食的人。一道聖旨是讓北方各州府帶領抓蝗蟲。一道聖旨是讓北方各州府派出鴨子去吃蝗蟲。一道聖旨是讓北境軍營裡的將士保護糧食,維護北方秩序,一旦發現有人趁機作亂,格殺勿論。一道聖旨是讓韓王負責處理蝗災。一道聖旨是……

在聖旨送達北方的時候,朝廷也派了不少人抵達北方,其中就有楚王。楚王有兩個任務。第一個任務是和韓王一起處理蝗災所有事宜。第二個任務是調查在賑災期間,有誰貪汙受賄,有誰趁機作亂。最重要的是調查北方的官員或者韓王有沒有跟匈奴勾結。

楚王抵達北方後,北方有三位親王坐鎮,分彆是韓王、代王和楚王。在北方發生蝗災之前,皇帝派代王去了北境軍營。

之前,匈奴騷擾北境,有南下入侵的架勢。皇帝跟何相他們商議後,便派代王去了北境。

代王抵達北境後,跟楚英一起解決匈奴騷擾北境的狀況。

匈奴人見北境來了楚英,又來了代王,一開始是不放在眼裡,畢竟楚英和代王都沒有跟匈奴交過手。

在代王抵達北境之前,楚英並沒有跟匈奴動真格。一是因為他要看看匈奴的真實目的,二是因為他要試探北境的將士。

匈奴人見楚英不是他們的對手,變本加厲的驚擾北境。就在匈奴人準備正式南下入侵的時候,代王抵達了北境。

楚英和代王見匈奴人要南下入侵,便不再試探,直接動真格。匈奴人一開始輕敵,沒有把他們兩人放在眼裡,結果輸得非常慘。

見識到楚英和代王的本事後,匈奴人不敢再輕視他們,可惜依舊不是楚英他們的對手。匈奴人再次大敗,比第一次輸得還要慘烈。這次輸了後,匈奴人不敢輕舉妄動。

就在匈奴人準備第三次攻打北境的時候,草原上發生了蝗災,這讓匈奴人不得不放棄南下攻打大周的計劃。

匈奴發生蝗災後沒多久,蝗蟲就飛過北境線,入侵大周的北方。

這次蝗災給匈奴帶來了致命的打擊,直接導致匈奴人沒糧食過冬。匈奴人為了能過冬,他們必須南下攻打大周。隻有攻打大周,掠奪大周的糧食和錢財,他們才能度過今年的冬天。

在北方鬨蝗災期間,匈奴人對大周發起猛烈的攻擊,一次比一次激烈。代王和楚英帶領的北境軍營的將士們不僅一次次地抵抗住匈奴的進攻,還殺了匈奴不少士兵。

匈奴人沒想到大周在鬨蝗災的困境中,還能頑強地抵抗他們。這段時間的進攻,可以說他們傾了七成兵力。不止如此,匈奴人還派出了他們的王牌鐵騎。原以為他們派出王牌鐵騎,就能橫掃北境,沒想到大周的北境將士抵擋住他們的鐵騎。


最新小说: 夜霧撩港 我15歲拿金棕櫚很合理啊 報告厲總!夫人她重生後又撩又野 成龍快婿 逼我當海賊,頂上天礙震星臉彆綠 莫名其妙成為虐文主角爹媽後 水滸之入道雲龍 逼我幫你情人養胎?我轉嫁初戀你哭什麼 神豪:我是高冷係男神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