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府的書房裡,楚王把他與皇帝之間的對話跟楊齡說了。楊齡聽後,心情十分沉重。
“殿下,隻怕皇上對您失望了。”楊齡理解楚王想要為漢王不甘的心情,但是楚王跑去質問皇帝的做法,他不讚成。“殿下,您不該衝撞皇上啊。”
楚王微微蹙著眉頭,沒有說話。
他不後悔為十弟衝撞父皇。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他還會這麼做。
楊齡見楚王神色平靜,就知道他不覺得自己做錯了。
“殿下,先皇和皇上都是農民出身,您不該……唉……”
“父皇還是不待見十弟,不然為什麼偏偏是十弟。”父皇和皇爺爺是農民出身,他們想讓皇子迎娶農民女子為皇子妃也沒有錯,但是這麼多皇子,為何偏偏是十弟,還不是因為十弟不受寵,沒有顯赫的母族。
“即使是這樣,殿下您也不該去衝撞皇上,讓皇上難堪下不了台。”楊齡苦口婆心地勸道,“漢王殿下明明勸您不要因為這事去找皇上,您為何還要去?”
“十弟是我弟弟,他被父皇這麼欺負,我不能坐視不管。”之前在禦書房的時候,楚王還為皇帝對他憤怒感到不安,但是現在他已經不在乎了。“十弟從小到大受儘了委屈,如今還要在婚事上受儘嘲笑,你讓我怎麼不管。”出了宮,他越想越認為娶農民女子為皇子妃是借口。“如果父皇真的是重視農民,那他應該讓我們其中一個娶農民女子為皇子妃,這樣才顯得皇家對農民的重視,不是嗎?”比起不受寵,母族又不顯赫的漢王殿下,楚王或者景王,又或者代王才更適合迎娶農民女子為皇子妃。
“殿下,您既然知道這是皇上的借口,為何還要去拆穿。”楊齡滿臉無奈地說道,“漢王殿下自己都在乎此事,也不讓您管,您……這是何苦?”楚王殿下離那個位子還剩一步之遙,尤其現在是最為緊要的時候,楚王殿下更不該惹皇上生氣或者失望,可偏偏在這個時候,楚王殿下讓皇上失望了。他真擔心皇上會在這個時候偏向代王。
“皇上委屈了漢王殿下,等您日後登基,再補償漢王殿下也不晚。”楊齡道,“您到時候可以下旨,重新給漢王殿下賜婚,讓這個農民皇子妃做側妃。”
楚王何嘗不理解這個道理,隻是婚事是人生大事,不能在此事上受屈辱。
“我可以補償十弟,但是這跟父皇不同的。十弟嘴上說不在意父皇,但是他心裡是在乎的。”
“殿下……”楊齡知道木已成舟,他再怎麼勸說也無用,還是想想接下來的打算。
“先生,我不認為自己做錯了。如果父皇因為這事,對我失望,不再看重我,那我無話可說。”對於那個位子,他一定會得到,哪怕父皇對他失望,他也不會放棄。
楊齡聞言,以為楚王要放棄皇位,正準備勸說的時候,又聽到楚王說:“不管父皇對我是不是真的失望,我都不會放棄那個位子。”
“殿下,那我們得做好準備了。”有楚王這番話,楊齡心裡便徹底放心了。“探子那邊來報,韓王和匈奴那邊蠢蠢欲動,隻怕過完年就不太平了。”
楚王緊皺著眉頭說道:“他們也有可能在過年期間動手,畢竟過年期間是最放鬆的時候。”楊齡覺得楚王這個猜測不是不可能,臉色凝重地說道:“如果是這樣,那我們現在就要準備了。”
楚王微微頷首道:“安排下去吧。”
“是,殿下。”
此時,漢王府的書房裡,趙曜得知了楚王在禦書房為了他跟皇帝吵架一事。
“我不是不讓四哥去找父皇的麼,他怎麼還是去呢。”
同喜道:“殿下,您也知道楚王殿下最在乎您,他覺得皇上在婚事上委屈了您,自然是要為您討回公道。”
趙曜當然知道楚王這麼做是為了他,他心裡非常感動,但是四哥這麼做,會讓父皇對他不滿。
“完了,四哥這下徹底被父皇排除了。”
同喜小聲地說道:“殿下,楚王殿下早就被皇上排除了。”
趙曜:“……”同喜說的非常對,讓他無言以對。
“唉……四哥這麼做,會讓父皇更加堅定選中我,這對我來說不是好事。”他不想當皇帝啊,真的不想當。四哥想當皇帝,而且也能當好,父皇為什麼不選擇四哥啊。
同喜看了看趙曜,小心翼翼地說道:“殿下,奴婢覺得皇上沒有說錯。”
趙曜聽了,瞪了一眼同喜。
同喜縮了下腦袋,繼續說道:“殿下,除了您,其他殿下都不把農民放在眼裡。”殿下是唯一一個把所有人都當人的人。在殿下眼裡,不管是農民,還是商人,又或者是他們這群閹人都是人。“殿下,您曾經說過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不是皇室,也不是世家和士大夫的天下。”其實,皇上選中殿下不奇怪。
趙曜趴在桌子上,長歎一口氣道:“唉……四哥跟我不一樣,他從小就受到李家的影響,認為天下是士大夫的天下很正常。”
“這就是您和楚王殿下最大的不同。”同喜知道趙曜不願意做皇帝,所以一直沒有開口勸說。在他心裡,他是希望殿下能做皇帝。他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天下百姓。
不管殿下做不做皇帝,他身為殿下的貼身內侍,都會有好日子過。如果殿下做皇帝,大周的百姓會有好日子過。
“殿下,皇上選中了您,您是逃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