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說不定這一切都在父皇的預料中。有時候,父皇的真仁慈,但是有時候,他真的很殘酷。
“殿下,您要不要進宮陪陪皇上啊?”
趙曜送給同喜一個巨大的白眼,接著沒好氣地說道:“我為什麼要進宮陪他啊。”
“皇上說不定正傷心呢。”
“同喜,你腦子是不是壞呢。”趙曜指了指門口,毫不客氣地說道,“出去撞一撞你的腦子,把你腦子裡的水倒出來。”
同喜不敢說話,乖乖地退了出去,然後聽話地用腦袋撞了撞柱子。
被同喜認為傷心憤怒的皇帝,卻滿臉平靜地跟何相下棋。至於越王勾結韓王造反一事,他早已知曉。他也得知宣平侯勸說代王謀反一事。
“皇上,玉家可是您的母族。”何相提醒皇帝道。
皇帝把玩著手中的棋子,似笑非笑地說道:“所以?”
“皇上,您確定要對付宣平侯嗎?”
“不是朕要對付他,而是他要造朕的反。他自己要送死,怎麼怪朕。”皇帝又道,“即使是朕的母族,但威脅到大周的江山,哪怕是母後在世,朕也不會手下留情。”
何相聽皇帝這麼說,心中並不覺得意外。
皇上就是清醒又冷酷。
“皇上,您這樣會被說六親不認的。”
皇帝嗤笑道:“朕在意嗎?朕要是在意,這些年就不會讓朕的兒子們鬥來鬥去。”皇帝心裡清楚,因為這事,不少大臣們覺得皇帝未免太過殘忍無情。“朕在意的是這天下的百姓。”
“對天下百姓來說,皇上您是明君。”也正因為如此,何相他們這些人才死心塌地地跟著皇帝,即使皇帝再任性、再回來,他們也願意幫他做事。“但對於幾位殿下來說,您是一位冷血無情的父親。”
皇帝也知道他不是一個好父親,語氣有些無奈道:“朕先是大周的皇帝,之後才是他們的父親。朕隻能做一個好皇帝,沒有精力做一個好父親。”
“皇上,如果漢王殿下的母族也是世家,您還會把皇位傳給他嗎?”也隻有何相才敢這麼直接地問皇帝。
“朕還是會把皇位傳給他,但是在這之前,朕會讓他先對付他的母族。”皇帝微微眯起眼,眼中閃爍一抹寒光,“朕答應過先帝,決不允許世家門閥再禍亂朝廷,禍害百姓。也絕不會再讓世家門閥主宰朝廷。在朕死之前,朕會處理完所有世家,讓他們永遠消失。”這就是皇帝讓兒子們鬥來鬥去的原因。
不管是前太子,還是代王,又或者楚王,他們身後不是世家,就是勳貴。皇帝讓兒子們鬥,其實是讓兒子們身後的母族相鬥,讓他們鬥的兩敗俱傷,然後他一網打儘。
“你也知道我和先帝之所以建立大周,並不是為了我們自己,而是為了天下百姓。”皇帝難得一本正經,“當年,我們可是受了世家門閥和勳貴們的欺負,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之後,天下大亂,我們為了活下去,隻好揭竿而起。那些年來,一直真心幫助我們的隻有窮苦的百姓,而世家門閥幫我們,隻是因為有利可圖。”
皇帝又道:“朕到現在都還記得那些人說希望以後能有普通百姓當皇帝,這樣的皇帝才能幫百姓,這樣百姓才會有好日子過。朕不知道以後的子孫後代會是什麼樣,但朕得完成之前對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的承諾。”
何相也想起當年那些義士,“皇上,您一直都沒有對他們食言。”
“朕選小十,一是因為他的母族並不是世家門閥,二是因為他心裡一直裝著百姓,三是因為他有能力,四是因為他會好好教導他的兒子,不會讓大周的江山毀在他兒子手上,這麼算起來,一百年內大周不會亂。”
何相沒想到皇帝想的這麼長遠,竟然想到了一百年內。
“也隻有漢王殿下能做到皇上您的期盼。”
“朕從未想過讓大周江山綿延千年,朕隻希望我們趙家人能讓天下百姓過一百年或者一百多年的安穩日子。”連兩百年,皇帝都沒有想過。
“臣相信漢王殿下能做到。”
“朕也相信。”皇帝笑著說,“朕把江山交給他之前,朕先解決所有世家門閥和勳貴,這樣他登基後,就能專心地造福百姓,打造大周盛世。”
“皇上,您這是舍不得漢王殿下得罪世家門閥和勳貴。”何相又道,“皇上,您有沒有想過您這樣做會在史書上留下刻薄寡恩的名聲?還會被後世之人罵。”
“朕在乎嗎?”皇帝絲毫不在乎自己的名聲,“朕現在也沒有什麼好名聲。至於被後世之人罵,朕又聽不到,隨他們怎麼罵。”
何相也知道皇帝不在意這些,他們幾個也不在乎。
“朕做事隻求問心無愧,至於其他的,朕不在意。”如果一個皇帝太過在意名聲,那他注定當不了好皇帝。即使他日後在史書上留下暴君或者昏君的名聲,他也不在意,因為他自己知道他沒有對不起百姓。
“皇上豁達。”
“朕一向豁達。”
何相把話題扯了回來,繼續說怎麼應對代王即將謀反一事。
“皇上,這一切的背後有魏王殿下的手筆,您打算怎麼處置他?”
“他是一把好刀,朕還要用他。”皇帝的語氣沒有一點感情,好像魏王殿下不是他的親生兒子,而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人。“你放心,他掀不起什麼風浪。”
“皇上,魏王殿下的城府和手段不簡單,您覺得漢王殿下會是他的對手嗎?”何相麵露擔憂地說道,“魏王殿下還太過陰狠,您確定他不會掀起風浪嗎?”
皇帝朝何相安撫地笑了笑:“他活不了幾年。”
何相聞言,吃驚地瞪大雙眼,旋即便明白了皇帝這句話的深意。
“既如此,那臣就放心了。”
“他也知道自己活不了幾年,所以才策劃了這次謀反。”(www.101novel.com)